李云珠一會兒躺倒,一會兒坐起來,一會兒又在地上踱步。
一會兒歡喜,一會兒嘆息,千思百轉,心亂如麻。
她卻不知道,此時此刻,被她掛在心頭的那個人,正陪在另一個女人身邊,鞍前馬后,殷勤小意,唯恐人家輕輕皺一下眉頭。
于青梅之前,跟李云心聊進山打獵的事情,聊得興致盎然。第二天就按捺不住,招呼了一幫“狐朋狗友”跟她一起去打獵。
原本,于老爺子是不太同意她進山的。畢竟護院發現大蟲那件事,剛過去還沒多久。
但一見這回,竟然這么多人鬧哄哄地一起去,而且各家公子,也都帶了不少功夫不錯的護院跟班,多少還算放心了幾分。
于青梅的本事,于老爺子心里有數。
這孩子其實不只是會些拳腳槍棒、箭法騎術過硬,最關鍵是膽子夠大,而且每臨大事,都能鎮靜自若。
于老爺子常常感嘆,可惜于青梅只是個小娘子。若她是個小郎君,老二在軍中的勢力,就后繼有人了。
既然這回打獵,有這么多人一塊兒去,于老爺子瞬間就不那么擔心了。
畢竟萬一真要是有大蟲沖了出來,哪怕只有一個人能逃走,那也得是自家閨女。
所以,于青梅只抓著于老爺子的胳膊晃了兩晃,撒了撒嬌,于老爺子就笑呵呵地捋著胡子松了口。
把個于青梅,喜得眉花眼笑。
一直到穿好了她的大紅色騎裝,騎著她的高頭大馬,跟一眾紈绔匯合的時候,于青梅臉上的燦爛笑容,都沒有消退。
一眾紈绔見了于青梅的笑顏,頓時覺得,陪著她去打獵,也是個很不錯的主意。
李云心不知她新交的好友,這會兒已經帶著一幫人,興興頭頭地進了山。
更不知因為這一趟進山打獵,竟然讓她的好友,和她的哥哥,再一次不期而遇。
李云心在藏好了從縣太爺家得的銀錠子之后,滿院子亂竄了許久,心頭那股子按捺不住的興奮勁兒,才總算是慢慢地消了下去。
喬細妹見了李云心這副猴子樣兒,只覺得沒眼看。默默地念叨了好幾句“七歲八歲討狗嫌”,給自己順氣。
這會兒,見李云心總算是消停下來了,就把她喊了過來,嘴上說著讓她給自己打下手,其實卻是在教她腌咸菜。
在喬細妹看來,李云心這孩子,倒是個勤快的,眼睛里也有活兒,就是有點兒笨手笨腳。
其實,以前好像還沒有這么笨。
就是自打上回發了燒,病得要死要活的,緩過來之后,就變樣了。
性子倒是越發活潑大膽起來,常常莫名其妙就很高興的模樣。有的時候,甚至還敢對著自己起膩。
但她原本會做的活計,卻都做得有些不像樣子了。
喂豬的時候,總是要撒一點豬食到槽子邊兒上。抱柴火的時候,總是要掉下去一兩根兒,把自己絆個趔趄。
原本她已經跟著馮氏,學會了繡帕子了。雖然繡得挺慢,但好歹能湊個數。
可是現在再讓她繡,竟然把針法都忘光了!
繡出來的那叫什么呀?!
沒得糟蹋東西!
喬細妹連忙撫了撫自己的心口,把這口氣給順下去。
唉,大概是一場高燒,把她點子心靈手巧的勁兒,都給燒沒了。
這也是沒辦法,畢竟燒成那樣,能撿一條命回來就不容易。
燒沒了,就燒沒了吧!
只好重新教一遍,從頭開始,一點兒一點兒慢慢來。
好在這孩子聽話,還勤快。
她要是多教著點兒,說不定還能勉勉強強培養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