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長大了,出了門子,也不至于干啥啥不行,跟聶氏一樣遭人嫌棄。
聶氏這是有福氣的。嫁到老李家這樣子的厚道人家,自己又那么會生兒子。
就這,一家子大大小小都算上,除了李希仁那個仁義孩子,哪個對聶氏能真心尊重?
莊戶人家,別的休提,能干活兒,能生兒子,才是正經事。
生不生兒子,誰都保證不了。
但能干活兒這一點,不管是誰,通過努力都是可以達到的。
李云心這孩子,也不知是隨了誰。
個子也不高,模樣也不俊俏。腦子雖然活絡,手腳卻不伶俐。
若不是當年是自己個兒親自給馮氏接的生,真懷疑是不是抱錯了別人家的娃。
她這條件在這擺著,將來能不能有聶氏這樣的福氣,可是誰都說不準。
所以,小娘子該會的本事,她不會哪一樣,都不成。
她娘是個性子柔弱,擔不住事兒的。
自己這做奶奶的再不操心,還能指望誰給她操這份兒心?
喬細妹這份心思,對誰都沒有提起過。
作為老李家的當家人之一,她做事,倒也不需要跟誰解釋。
喬細妹今兒個,要腌咸鴨蛋。
家里的鴨子下了蛋,已經攢了一段日子,現在差不多有五六十顆了。
鴨蛋這東西,炒著吃費油,煮著吃又太腥氣,所以最好的吃法,就是腌成咸鴨蛋,或者制成松花蛋。
做咸鴨蛋要比松花蛋需要的材料少很多,只要壇子、鹽、水,白酒就夠了。
李云心乖乖地聽著喬細妹的指揮,把鴨蛋一顆一顆清洗干凈。然后用干凈的干抹布,擦干鴨蛋表面的水分,再把它們放在蓋簾上,擱在太陽底下晾著。
喬細妹一邊看著李云心的動作,一邊在大鍋里熬著放了花椒、大料的鹽水。
花椒、大料,渤海郡本地不產,所以都很貴很貴。跟這兩樣比起來,鹽就很便宜了。
渤海郡的一大好處,就是有海。
臨近海邊的幾個縣,自己煮鹽、曬鹽,都很成規模。
所以渤海郡人買鹽、吃鹽,都比外省方便許多,也不像外省需要花那么多錢。
當初楚王起事的時候,最初的軍資,靠的就是販鹽這一項。
唉,提起楚王,喬細妹就忍不住想到他那個鳩占鵲巢的妹夫靖南王。
其實誰做皇帝,喬細妹根本不在乎。
但楚王之前明明下過免征令,靖南王這當妹夫的,為啥非得張羅在這有免征令的地方征兵?你搶皇位不要緊,搶去唄!可你怎么就不能給大舅子留點面子呢?
你就差那么幾個人兒,就不能打天下了?
這些話,喬細妹只敢在心里嘀咕,可不敢說出聲兒來。
家里能找的門路都找了,可這征兵的事兒,到底能不能用錢糧代,還是沒個準譜兒。
前前后后,光是托人情,打聽消息,就已經花費了不少。
零零碎碎地算下來,差不多也有個二三兩銀了。
喬細妹不由得有些憂心忡忡。
但作為全家的主心骨之一,她大多數時候,都只是把這些憂慮,壓在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