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姐兒”,馮氏喚住李云心,眼圈兒里含著淚:“你這是又要出去了?”
李云心笑道:“是啊,娘,我出去溜達溜達。”
“心姐兒,不是娘說你,你這樣一天到晚的,沒個正六兒哪兒成啊!
女孩子家家的,就該待在家里,洗衣煮飯,做些針黹女紅,可不該這樣東跑西顛的!”
這話李云心就不愛聽了。
可是馮氏已經是成年人了,思想已經定型。自己跟她之間,有數不清多少條代溝呢。何必費那個力氣去解釋。
李云心淡淡笑道:
“明個兒于家小娘子的鋪子開張,邀了我去觀禮。
我尋思今兒個先過去看看,看有沒有啥能幫上忙的地方,也好跟著搭把手兒。
咱拿不出啥像樣的賀禮,還拿不出點兒誠意來么?”
馮氏聞言,不敢再攔,憂心忡忡地看著李云心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從她的視線里消失。
馮氏怔怔地落下淚來,只覺得,自打攛掇著老太太開起豆腐坊以來,心姐兒這行事,就越發張揚了。
一天到晚地往外頭跑,沒個老實氣兒!人家的小娘子,誰不在家里安安分分地燒水煮飯、喂雞喂豬、漿洗縫補?
哪個像她這樣子,見天兒地不見人影兒!想找她說句話,都得趕在晚上睡覺前那會子!
最關鍵的是,自打上回鬧翻了,這孩子,就再也沒有親近過自己。
跟她說話,她也聽著。見了面,她也會乖乖地行禮問安。
但像前些日子那樣,在自己懷里撒嬌的事兒,就再也沒有過了。
馮氏覺得又委屈、又心酸,暗道李云心就是個小沒良心的。
她身上穿著自己做的衣衫,她腳上踩著自己納的鞋子,她是自己親生的孩子,小時候也沒少給她吃一口奶!
她怎么能這樣?啊?她怎么能這樣?
難道,就因為上回跟自己吵了一回嘴,心姐兒這孩子,就再也不肯把自己當娘了么?
馮氏越想,越覺得難過。
她自己找了個角落,偷偷地哭了一回。
畢竟這些日子,老李家全家人,都一門心思沉浸在豆腐坊賺到錢了的喜悅之中,人人臉上都帶著笑。
就連馮氏自己也知道,她這時候哭,就是給全家人掃興、添堵。
都不用別人,李榆見到她這張哭臉,怕是都得削她一頓!
……
李云心去糖鋪子里看了看,很快就回來了。
于青梅找的掌柜和賬房都是于老爺親自幫她挑的,既有經驗,又富忠心。
鋪子的“裝修”也相當到位。
李云心看了一圈兒,自覺挑不出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來。
于是,跟于青梅打了個招呼,簡單閑談了幾句,就樂呵呵地回家來了。
老李家眾人,依然在為豆腐坊的事兒喜氣洋洋。
這些日子經營下來,豆腐坊的收益并不像預期的那樣驚人。
當相對于種地,依然十分可觀。
現在李希仁和李松兩人,輪流負責起早做豆腐。
倆人輪班,干一天歇一天。
每天早上起來,負責做豆腐的那個,都得先做出來十板豆腐,然后再扛著鋤頭,跟著老爺子李景福一塊兒下田。
賣豆腐的事兒,基本歸了王氏和李希義。
王氏負責鎮上的攤位,客流量日趨穩定。
李希義負責靠山屯周邊的十里八村。
這小子每天都會換個方向,各個村子輪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