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他已經把周邊那些離靠山屯比較近的村子,都挨排兒走過了一遍。
現在提起來老李家豆腐坊,十里八村幾乎家家都知道了。
村里的銷量,其實比起鎮上的集市街,也不差什么。
只是大部分村里人,都傾向于以物換物。即便只需要一個銅板,他們也不樂意花現錢。
不過老李家人倒是不介意。
換回來豆子、糧食,可以賣給糧鋪、或者榨油的油坊,碾米的磨坊。也能拿來交田賦、佃租。
最不濟,還可以留下來自家吃。
至于換回來的其他吃食,不方便賣,也不打緊。自家人吃了,還能省下些糧食呢!
數日之后,老李家豆腐坊,名聲漸起。
本村也有人偶爾會到家里來,買塊豆腐添個菜。
或者,趕上誰家要辦個紅白喜事,就會提前來家里預定一板兒。
這部分的事兒,就歸老太太喬細妹親自負責。
挑豆子泡豆子什么的,歸了李云珠、李云翠、李云秀、李云柔、李云芳、李云心這幾個小娘子,輪流排班兒。
就連年紀尚小的李云嬌和李云舒,都有份兒跟著挑豆子。
老李家不養閑人。
年紀再小,也有你能干的活兒。
不過,除了李云珠,這些小娘子們都高高興興的。
每個人都知道,豆腐坊賺了錢是好事兒。
雖然老太太喬細妹的安排,是讓她們輪班兒負責。但小娘子們往往都愛湊在一塊兒,一邊兒干活兒,一邊兒說話嘮嗑兒。
她們興奮地像一群小麻雀一樣,一刻不停地嘰嘰喳喳。
就連看著李云心的眼神兒,也是閃閃發光的:
“心姐兒,再給我們講講唄,你咋想到做豆腐的。”
“哈哈,我不都講了好幾遍了嗎?”
“那也要講,我們愛聽。”
“對,對,我們愛聽。再講一遍吧!”
“再講一遍吧!”
“那好吧。”李云心笑笑,看著一群用崇拜的眼神瞅著自己的小姐們,突然間,莫名地感覺很有壓力。
唉,果然一個謊要用無數個謊來圓……
好在自己這個版本,基本上沒有什么被拆穿的風險。
“上回我去于老爺家,找于小娘子玩兒,她請我吃了杏仁豆腐。然后我們就說起來……”
總之,就是于青梅從書里找到了做豆腐的方子,然后念給了李云心聽。
兩個人都挺有興致,就試著做了一回。做得不是很成功,本來是打算做豆腐的,結果只做出來了豆腐腦兒。
但基本的配方和步驟,李云心已經牢牢地記下來了。
回家以后,再爭得了老太太喬細妹的支持,這豆腐坊就真的折騰起來了。
李云心笑著總結道:
“所以啊,這事兒要認真說起來,我其實也沒有什么功勞。
咱們應該感謝于小娘子,還應該感謝咱奶,對了,還有咱奶買回來的磨盤和小毛驢。”
“哈哈……”孩子們開心地笑成一團。
李云珠垂著頭,聽著眾人對李云心的恭維和夸贊,臉色越來越難看。
她突然“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把性子柔弱的李云嬌嚇了一跳。
李云珠轉身就出了門。
她覺得,要是再在這個家里待下去,自己非得氣瘋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