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身在縣城居住的崔家兄妹,可就沒那么運氣了,因為他倆長這么大,是頭一次穿棉衣,所以很是興奮,就連衣服,也是摸了又摸,珍惜的不得了。
翔子還滿含熱淚的看著她說:“要不是阿姐,我們仨如今的日子過成什么樣都不敢去想,這孩子幾世修來的福氣,能得你照料,從出生開始,就過得比普通人家的孩子好,衣服從來不缺,就連這棉衣,也擁有整整四套,這要是山下的人知道,該得嫉妒死。”
“夸張了啊,他只是有四條棉褲,上衣可就只有兩件,這不是冬天到了,尿褲子頻繁怕晾曬不及嘛,你也別說的那么夸張,你們兄妹倆平時也沒少干活,沒少賺錢,不要都歸功到我身上,再說這棉花不是你跑到縣城才給大家買回來的?”
這次的棉花她沒敢張揚,而是讓翔子拿錢去買的,整整花了二兩銀子,才置備齊了所有人的棉花所需,為了節省羊奶和蛋類,除了三兒每天能喝到奶,他們其他人可是連續半個月都沒吃蛋喝奶了。
總算付出是有回報,點心拿到縣城去賣的價格,比鎮子上多不少,還快了很多。
雖然路途遙遠,一來一回要三天的時間,但至少他們縣城有房子,翔子不需要花住店的錢,這次回去還給他們家三兒上了戶籍,有了戶籍,日后買鹽買一些比較稀缺的物資,都能給家里算一份兒了。
鄰居們看到翔子脫胎換骨的樣子,更是覺得這家運氣好,跟了靠譜的人,由衷的為他們兄妹開心。
也暗自慶幸,得虧這崔家沒什么親戚,雖說有個遠親,但沒有至親才是好處,要不然就他爹砍了娘,娘殺了爹這件事,兩家親戚沒那么容易善罷甘休的,而這兄妹三人也不可能跟了白姑娘那么好的人家。
有了錢之后,縣城的家就做為了臨時據點,白荷讓翔子花錢將家里翻修了一下,以前的破爛啊什么的,該送人的送人,該扔掉的扔掉,尤其是灶房,基本上推翻重新蓋了,做這些,都是為了開春開店做準備。
翔子有了這兩個月的售賣和制作經驗后,已經決定年后定居縣城了。
為了能有足夠的農產品,他還打算到附近村子收購蛋類和鮮奶,因為沒時間喂養,這種方法最簡單直接。
至于制作糕點所需的面粉什么的,那還得靠買,既然是要做生意,那自家存的那些糧食根本就不夠。
除了面粉,還有油鹽糖,這些都需要去買,雖然不需要鋪子,但成本無形之中,好似增加了很多。
“我們以前隔三差五的進一次城,所有食材全靠積攢,日后你去縣城做,賣,那所需食材得全靠你去買,成本自然就上來了,所賺也不會如從前,這個時候你也不用著急,慢慢來就行,賺得不多只要有的賺就行,積少成多不就行了?”
白荷也看出來,這崔翔是個做生意的料,既然他愿意折騰,那就讓他自己折騰去,反正依著他每天出攤的量,她空間的蔗糖也跟不上趟,還不如放他出去瞎折騰去,總比時間長了暴露的好。
畢竟她在空間制糖,也很辛苦的好不好?尤其是壓榨、熬煮這些步驟,每次都能要了她半條命。
他們賺的,可都是辛苦錢,與其這樣累,還不如讓他去買,本來這些甜點就賣的價位高,大不了少賺一些。
就是這驢車被崔翔拉到了城里,他們家這邊可能就顧及不上了,好在他們也商量好,每隔七天回山一次。
到時候家里有什么需要的,就能顧的上趟了。
最主要的是,過罷年她要開荒,作為家里的勞力之一,白荷怎么會放過崔翔?
3、4月份可正是用人之際,等把藥田給她折騰出來了,再去城里奮斗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