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飯用的水都是從藥鋪后院兒的井里面打的,每個月給人家交點兒水費,街道上就有下水口,每天下班前他們兄弟倆就會將現場打掃干凈,絕對不會造的埋汰,讓食客沒有心勁兒吃。
開張三天,平均每天從早干到晚,大概能賺個幾百文錢,聽起來似乎不多,但一個月下來也是有八.九十來兩銀子呢,這么一算,是不是覺得這面攤的生意還不錯?
卻忽略了他們從早到晚付出的辛勞,廚師這活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尤其還需要純手工打造的面,這可是極其考驗臂力和腰力的活計,時間長了很容易落下病根的。
但哪一行哪一業又簡單了?別說古代不容易了,就是在現代,也是如此,自古以來,這掙錢就沒有說容易的。
白荷帶著孩子在縣城待了三天,看他們都穩定下來之后,就租了一輛牛車把他們送回了青崗山。
回到山上之后,她就開始泡豆,準備制作醬以及醬油和醋。
醋是用糯米、小米、白米、高粱米四種米混合起來的,糯米她空間沒有,是從縣城特意買回來的。
四種米的比例都是一比一,先小火炒制變黃,晾涼,燒開水晾涼,找出無水無油的干凈罐子,把米倒進去,再放和米比例是五比一的紅糖,這個她空間就有現成的,直接拿來用就行。
隨后涼白開倒入罐子里,倒入瓶口,再到入一定量的白醋作為引子,之后將罐子封起來。
罐子要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發酵期間,每隔兩天給它打開蓋子放一下氣,她的罐子都是用木塞子蓋住的,時間長里面有氣體會膨脹,所以一定要換下氣,大概一個月左右就能發酵成了。
因為醋的做法有太多種,她這只是其中的一種,而每一種做出來的味道都不盡相同,自然而然的,吃在嘴里的味道也不一樣,她會變著法的試做,看看最后最被鐘愛的是哪一種醋。
醬油的話就復雜多了,首先得選好大豆,挑出來殘次品,之后浸泡一.夜,第二天撈出來上鍋蒸,蒸到手指輕輕一捻就碎成粉的那個地步,撈出來攤開放涼,撒入從縣城買回來的醬曲,醬曲是草綠色的,均勻涂抹在攤開的豆子上即可。
之后研磨小麥,不需要太細,倒入豆子里進行攪拌,讓豆子外層包裹一層白色的粉漿,而后倒入紗布里再進行晾曬。
晚上要挪到通風陰涼的地方,讓它自然發酵,長毛。
最后準備半缸攪拌開的鹽水,將已經發酵好的大豆搓開,這個時候的豆子差不多是黃綠色的,一并倒入鹽水里進行浸泡,攪拌,之后就是曬醬了,時不時的揭開蓋子進行陽光的暴曬,也需要用鏟子不停的上下攪拌,隨著時間的發酵,顏色也會越來越黑,尤其是表層的顏色。
遇到刮風下雨要及時遮蓋起來,避免雨淋。
期間要不停的翻動,暴曬,很辛苦,但最后大豆成了黑色的豆豉一樣的顏色之后,就證明成功一半了。
陶缸里面放一個竹籃,醬料倒入竹籃外側,之后倒入水,中間的籃子里就會控出來醬色的料,這批料不著急吃,舀出來倒入旁側,讓里里外外的醬料得以充分融合,直到顏色越來越醇正,接近黑糖色。
而后將醬汁全部舀出來,用白紗布進行過濾,過濾后的醬要大火燒開煮熟,最后再存放到罐子里。
從開始做到做成,差不多需要一百八十天的時間,而且還都是要挑天最熱最炙的時候進行暴曬。
對比醋而言,醬油更顯麻煩,時間也長,所以她一次性做了四大壇子,這種壇子一個就能做出來一百斤的量,非常大,她是兩壇子生抽,兩壇子的老抽,而生抽和老抽的區別就在于加入焦糖色,以及在制作生抽的基礎上,又曬了兩個月,沉淀過濾后才成為老抽。
喜歡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快穿之掌家女主只種田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