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暴雨不太多,小雨倒是不少,所以他們收獲了很多曬干的野山菌。
入秋之后,一場雨帶來一場寒,三兒會走了之后,越發的粘她了,她走到哪兒都要跟著。
藥草收獲一批之后,又種上了一批,這一批和小麥的成熟期差不多,要到明年五月左右成熟。
開的兩塊荒地之前種的都是些豆子,再過半個來月成熟后,她會直接種上油菜。
這次衛贏回來,不僅帶回來了新布料,還給買了三十來斤的棉花,讓給家里人都添置一身薄棉衣。
去年的還能穿,今年再添置一身,她瞅著這點兒棉花不太夠,又在空間里種了兩茬,湊夠了五十斤。
正好多出來的給小家伙做個睡袋,省的晚上老是蹬被子。
一歲后這孩子晚上基本上不喝奶了,睡覺前給他整一碗,晚上把尿一次,基本就能睡到大天亮。
而且他能有這方面的意識,想尿尿了還會告訴她,真是個貼心的好孩子。
當然,也有實在太困尿床的時候,幸虧給他準備的小褥子多,沒有尿壞她的大褥子。
孩子從生下來就不會喊爹娘,整日都是姐姐哥哥的,發音雖然不是很準,但是能聽懂。
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時候,她會偷偷給他喂空間的香蕉、草莓這些水果,有時候一小碗的奶酪都能讓他開心半天,是個容易滿足的孩子。
男孩子的嘴.巴都笨,雖然走路不算晚,倒是這發音還是不太清晰,好在熟悉他的人都能聽的懂。
霜降之前,地里的東西基本都收回家了,包括院子里種植的蘿卜和白菜。
新鮮的蘿卜白菜一收貨,就又開始忙碌做蘿卜干和辣白菜酸白菜了,一直忙活到正式入冬。
當然,這個夏天吃不完的菜也都曬干做成了梅干菜或者各種干菜,就等著冬天沒菜的時候吃鐵鍋燉呢!
他們家從來沒賣過雞蛋,吃不完的雞蛋她會嘗個鮮做成變蛋,但那東西不能多吃,所以還是以日常吃新鮮為主,偶爾包頓餃子,給孩子蒸個雞蛋糕啊,就那日復一日的攢下來,空間的野雞蛋也達到了二百來枚,至于鵪鶉蛋,那就更多了。
多了之后的好處是,偶爾她鹵一大鍋,和肉、豆腐皮、茶葉等調料一起燉了后,淋上芝麻醬往燒餅里面一夾,誒喲那個虎皮雞蛋的味道哦,老好吃了。
因為時不時的要來上這么一鍋,所以從來沒人懷疑,也沒有人想到,她空間還能攢的下那么多物資。
白荷也說不好自己為什么這么能攢,哈哈。
反正現在面攤那邊都是去村子里面收購,不需要再往城里帶,有時候給他們裝上,他們也給卸下來,生怕他們在家不舍得吃咯,一來二去間,可不就能攢的下來了?
進入臘月后,兄弟倆就徹底收攤回來不干了,一個是天冷后人少了很多,另外就是折騰了大半年沒怎么休息,就想回家和家人一起準備過年,臨回家之前,他們還特意定了一頭豬,有了這頭豬,回頭再去山里面撈點魚,這個冬天算是有了保障了。
奶羊自然也要帶回家的。
擺攤的家伙事兒都鎖到了崔家的老房子里。
所有米面油剩下的這些物資,也都分兩次運回了家,因為驢的力量在那兒擺著,這又是羊又是豬的,肯定得倒騰兩三回才行。
回到家一盤點,兄弟倆對半一分,今年白荷家這邊算是攢下了八百兩左右,那批藥賣了出去,不二價五百兩成交,加上原本積攢下來的一百兩,后期收益二百兩,一共八百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