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荷覺得自己就是開了個公司,旗下有臨時工和長期工,這兩種工種需要用不同的方式來約束才行。
衛城和翔子每天都忙活在地里面,柳兒和前頭的這些婦人們負責做飯。
白荷本來是想找藥農過來種植藥材,后來發現時間上不太允許她種植太多品種的藥材,干脆就全讓種上了蔬菜瓜果這些,這樣一來,地里面的事兒她就不用操心太多了,每天就是領著三兒在地里面巡邏,看這些工人們種地種菜。
莊子里養牲畜是為了積肥,要不然那些地的肥料從哪里來?靠從外面買得買多少才是個頭兒?
于是農莊這邊的家禽牲畜也一下子擴大了規模,豬圈里一下子逮了二十頭豬,二十頭小牛犢,牛犢養起來,那可是為耕地做準備的,驢子也買了八匹,湊夠了十匹,還順便去了一趟馬市,買了五匹馬,掏了點小錢將空間的八匹馬也立了身份,于是這十三匹馬她用三次轉到了莊子里。
雞鴨鵝鵪鶉兔子也都安排起來,每一種都在五十只以上。
如此規模一折騰起來,連翔子都覺得他們家的糧食不夠吃了,時不時的都要出去拉一車回來。
畢竟不只是人啊,還有這些動物們,雞鴨鵝兔子好說,這個季節到處都是草,直接往后山一放,山上野菜都沒人挖,草籽蟲子都是它們的食物,可省了他們不少事兒,還不擔心被人偷,整座山都是他們家的不說,后山是峭壁,也沒人能上的來。
照這樣規模發展下去,雞生蛋蛋生雞,很快就能靠賣雞賣蛋回本兒了。
為了這些雞鴨鵝能在固定的地方下蛋,不至于讓他們漫山遍野的去找蛋,他們想辦法圈出來一個固定的地方給它們活動,區域外是兔子的地方,區域內就是雞鴨鵝的地盤兒,防止它們飛過去,天上連同果樹還織了網,搭建了窩棚,預防天不好的時候,它們來不及轉移到山下棚子而淋病。
頭一年家里的牲畜都還不大,不能幫忙干活,只能去租牛過來耕地,麻煩是麻煩了點兒,當減輕了這些長工們的工作量,還提高了效率。
來種菜的多數附近村子的婦人們,她們這群娘子軍都是按短工來聘請的,不管飯,每人每天兩個銅板,但卻是八個小時的工作量,下的也都不是體力活,即使如此,也是有的是人來報名,而他們規矩也簡單,不要混吃混喝濫竽充數的人,發現一個非但沒有錢,他們家的長工也會被攆出去。
長工們找來的短工,不是自家姊妹就是媳婦親戚的,這連帶責任一說,誰還敢瞎湊數偷懶?
畢竟這年頭找個穩定的工作不容易,這家還管吃送吃的,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兒了。
所以人人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但不代表有人不抱僥幸心理,在翔子果斷的開除五個人之后,他們意識到這是來真的,再也不敢造次了。
柳兒撥弄算盤算賬,看著這錢像流水一樣往外流,就心疼的不行。
白荷還勸她:“因為現在是農忙季節,種子,人工,肥料,租牛的費用,動物們的草料糧食,人的口糧蔬菜,還有買回來這些人一年四季的衣裳,被褥,可不都是花錢如流水了?但到了秋天豐收的時候,你就會覺得花出去的錢總算物超所值了。”
“其實,也不用等到秋天,你看這些菜,還有那些家禽,山上的果樹,這不都是凈收益?牲畜有公有母,將來還能繁衍出來送到馬市上賣,不能光看眼前啊,后期收益多的你看不見。”
主人住的這青磚瓦房格局和唐家村的一樣,三間堂屋,東西廂房各兩間,唯一的區別是房子比較小,在農莊里單獨隔出來了前后院子,院子里小橋流水,養花養魚,后院兒還整了個荷塘,甚至荷塘那邊還有個小橋亭子,美是美的很,也很適合居住,但夏天蛙聲此起彼伏,吵的要命不說,還有蚊子!
后院就是荷塘,蚊子多的難以想象,艾草熏過能管一個晚上,第二天還得重新熏,可憐每天頂著大包的三兒了。
但小家伙來到這兒撒歡卻高興的很,人多,動物多,味道也是原生態的很,他每天都跟在翔子后面樂此不疲的湊熱鬧,也不嫌累,看啥都是好奇的,看啥都是稀罕的,就是天天跑來跑去的,人上的肉不見掉,反而更壯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