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這么直觀的說出時間,是因為他們府里面有一架西洋鐘(明朝就傳過來了),有了這西洋鐘可方便她看時間了。
七點還早呀,她給那些掌柜、賬房上了三天課,基本上已經了解套路了,剩下的就是他們自己回去完善。
上午的時間里,七點到十點是空閑的,十點以后要跟著師傅學廚藝,那這三個小時她做點什么好呢?
如今王府的花匠,已經將犄角旮旯里的花花草草全都拔了,現在正在修整,至于那些明面上,主干路上的花卉,她暫還沒顧上,先將客人看不到地方的花壇利用起來再說。
她想到這身體正在發育,那肚兜什么的,她穿不習慣,所以親自到庫房去找布料,材料,因為沒有找到合適的海綿,做出來的文胸雖然沒有后世那么有彈.性,有型,但也好過穿肚兜,而且她找的布料都是做小衣用的,最舒服的布料。
做小褲褲的布料找不來特別有彈.性的,就將褲腰帶穿到褲邊里系一下,雖然有些麻煩,卻也比穿著長長的褻.衣褻褲要舒服,這個時候就體現出空間商城的好處了。
不過這些東西就是個習慣的問題,時間會消磨她的不習慣。
她是今年過罷春節才剛來的小日子,成婚的日期剛好是在小日子之后,因為前面當古人的時候,有空間商城作保障,所以用的都是空間里的衛生棉,但是現在沒有了,那就得自己做月事帶。
因為她運氣好,做了有錢人家的夫人,所以月事帶就不用草木灰,而是選用上好的棉布和棉花做,用完就燒干凈了,雖然有些浪費,可是保護了自己的私.處衛生,就是浪費點也值。
要說這位烏雅氏最拿手的是什么,不是琴棋書畫舞,而是女紅,因為她的姨娘之前就是從蘇州進貢到京城的繡娘,而且還是那種有本事的繡娘,所以陪嫁給她的鋪子里,就有一個繡品鋪,繡品鋪里面的東西,都是從蘇州跋山涉水送過來的好東西,每個月至少有五百兩的利潤,表面上她姨娘只給了她一千兩陪嫁,事實上這個鋪子是她父親在嫡母那里為她爭取過來的,當然,這里少不的姨娘的耳旁風。
得虧有烏雅氏的記憶在,所以雙面繡到她手里,也只是手生的一個過程,做了幾個小時的女紅,立馬就熟絡了。
她做的小衣沒敢讓蘇眉和蘇荷知道是什么東西,因為不想接受她們沒完沒了的詢問。
“福晉,柳師傅已經過來了,正在廚房生火。”
大戶人家的廚房都做的有煙道,很干凈衛生,生火也有專門的燒火丫鬟,這些粗活不需要她親自動手,她所要做的就是刀工的練習,刀工的練習是每一位廚子必學的功課,也是練習時間最長的基本功。
因為她本身就會,所以她就發揮了自身的‘天賦’,三天就掌握了刀工的所謂技巧。
雖然切的時候問題百出,粗細不勻,但只要勤加練習,是沒有大問題的。
所以每天她至少有一個小時的時間,這一個小時主要練習各種菜的切法,之后才會教她煎炸蒸煮等這些步驟的要領,末了才會給她親自上手體驗的機會。
剛開始師傅會給她打下手,后來看她能夠分得清油鹽醬醋,就只說,讓她自己動手。
雖然做出來的菜,不是咸了就是甜了,不是淡了,就是熟透了,但起碼還能入嘴。
這些練習的菜最后都進了西苑上下丫鬟婆子的嘴,而最終的成品,才是惜顏和師傅兩個人一起吃的。
做菜嘛,誰不是越做越好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