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顏很忙,她覺得自己穿越過來之后,每天都很忙。
這具身體太弱,抵抗力太低,早上起來第一件事就是先做半個時辰的瑜伽,除了可以拉伸全身之外,還有助于排便,之后洗漱吃早飯。
從皇太極開始,他們的早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東西就是粘食,就是用黃米和粳米做的食物。
簡而言之,就是各類餑餑、黏豆包、黏火勺,這些都是他們喜愛的主食。
除了這些,從宮里面流傳出來的美食還有什么豆面卷子、蘇葉餅、沙琪瑪等頗有名氣的吃食。
什么是豆面卷子?
其實就是用黃黏米碾成面,蒸熟后裹以炒熟的豆面,搟成卷切塊即成。因為滾上了熟干豆面,所以我們今天
又稱它為“驢打滾”。
蘇葉餅,也叫蘇葉餑餑。使用黃米面做小餅,內裝豆餡,揉成團狀,外裹紫菜葉,然后蒸熟而食。具有蘇葉的芬芳清爽味道。
沙琪瑪來自滿語音譯,意為“金絲糕”。
相傳在清朝入關之后,沈陽制作的沙琪瑪還年年送往京城呢!
而在青菜方面,皇宮中(皇親國戚)與普通老百姓家一樣,除了白菜、茄子、芹菜、菠菜、韭菜、蘿卜、瓜等各種果蔬,宮中也漬酸菜、下大醬、腌醬缸咸菜,醬瓜和酸菜是宮中尤為愛吃的下飯菜。
滿族人非常喜歡吃肉,其中更愛吃豬肉。
而吃肉,即使是對皇家來說也一頓傳統美味。
廚房將豬肉用清水煮熟后,分成白肉、血腸、豬頭、腸、心、肝、肺等分別裝盤,不配任何蔬菜,蘸上作料吃。
據說皇太極就喜歡這么吃,他還從豬大骨上剔下來的軟爛豬肉,蘸以作料下酒,與大臣同樂。
久而久之流傳下來后,這些阿哥貝子親王啊什么的,都習慣性的這么吃了。
但是惜顏不喜歡這么吃,她的早餐就是一碗羊奶,兩個白煮蛋,最多再加個餑餑。
其實她不喜歡喝羊奶,但這是管家能為她找來的,也能養在王府里的唯一產奶的家伙了。
羊比牛好養活,牛的話產奶也多,府里面女眷少,就她一個人喝,養一頭母牛成本太高,所以最后沒辦法,才養了一頭羊。
不管是羊奶還是牛奶,都還有豐富的鈣,這對于正長身體的她,有很大的幫助,畢竟這身體才十四歲,其實她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未必這輩子就跟一米五五死磕了。
吃完早飯才不過七點鐘,因為她起的比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