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越覺得這是賠本買賣的惜顏,果斷的拒絕了良田,而良田雖然是系統,但她并沒有犯原則上的錯誤,所以也沒有理由對她制裁什么,尤其她說的也沒錯,這個病毒只要控制得當,完全可以避免的掉。
良田對她莫可奈何,惜顏善良的想著,只要局勢控制住,她就像漁娘那一世,全心的發展自己的生意,要不就白瞎了這一世的身份了。
雖然她家王爺的未來還不錯,不需要去封地,可一直留在京城,但她可不想真正的閑散下去,總得給自己創造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而且有錢有本事更能抓得住男人的心,讓那些所謂的側福晉,庶福晉都哪兒涼快哪兒待著去吧。
第二次的爆發,又折騰了一個月,才漸漸消停下來,雍正這下徹底的長居圓明園了,甚至開始逐漸安排弘歷處理一些要事,至于允秘這邊,也是越來越受重視。
雍正十二年四月二十日,都城隍廟碑文告成,胤秘以親王身份前往致祭,七月初一,往太廟行禮,而這也徹底奠定了他誠親王親王身份的堅實基礎。
進入夏天之后,不死人事件應該算是徹底的消失了,因為距離三月除爆發,四月初收尾,也過去三四個月了。
這三四個月里,允秘忙他的,她則去酒樓按照以往的經營模式,重新進行了裝修和規劃,因為事前已經知會過允秘,還讓允秘嘗了她自創的菜系,所以新菜的加入非常的順利,尤其是夏天的涼粉、涼糕、涼面、涼皮、米皮、冰粥、卷涼皮什么的都非常的受歡迎。
至于做這些東西需要的冰——
最早冰制冷飲起源于中國,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
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藥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于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以后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
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里面加上水果或果汁。
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所以她將其中的茶鋪改成了類似于面包房的糕點茶點鋪子,在里面夏天賣暢銷的冰飲,冬天則賣熱乎乎的串串,反正是季節性的,什么賺錢做什么,奶茶則是一年四季都賣,反正要熱的有熱的,要涼的有涼的,怎么吃都行,而做珍珠奶茶的珍珠,也是她用木薯粉專門制作的。
其實在宋朝的時候就已經有西瓜了,所以清朝買到西瓜甚至種植西瓜也不是什么稀罕事兒,為了供應自己夏天賣西瓜,她早在年前就開始尋覓西瓜種子,4月春暖花開的時候選了一片沙土地專門種植西瓜,只為今年夏天可以賣出足夠的西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