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的他們,沒有學會用馬、牛、驢來充當勞力,也不會用木頭做出可以裝活物的車子,更加沒有她這種逆天的金手指可以隨時轉運東西,所以才會一來一回就是半個月,走走停停再歇歇腳,路上還得捕獵吃東西,可不得用的上這么多時間?
糖糖認真的思考著明年如果自己去,那得做拿些準備工作,在節省時間的前提下,又能節省到體力。
糖糖也知道,獸世和自己曾經的世界一樣,分為東南西北中五塊兒地,究竟有多大,連金闞都無法形容,更何況是她?
不過,就算按照大中華的地域進行劃分,她這輩子也未必能走的過來,所以,在他們這邊發現不了的東西,也許在其他地方能找得到呢?
是以,萬壽城之行必須去,但為了不虛此行,不浪費體力和時間,她需得在此之前,研究出人力架子車、牛車,馴化牲畜她其實已經在做了,而經過這半年的喂養,它們的野性也大大衰減了許多,如果再給她大半年的時間,讓它們過上飯來張口的好日子,冬天不需要挨凍餓肚子,還不用出去找食物的逍遙日子,想必讓它們跑,它們也不會跑。
這個時候的牲畜還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是什么日子,所以,她是有可能馴化它們的。
既然這些勞力不是問題,那么車的制作,就是個大問題了。
糖糖將她自己前世農村看到的車,在地上簡單的繪畫出來,讓獸人們看到了它們的雛形,而后再思考沒有鐵釘的情況下,如何讓車運轉起來。
她畫了很多樣式,有古代的馬車,架子車,手推車,各種各樣的,其實最難做的是輪子,其他板車的形狀倒是大同小異,于是之后的日子里,大家集思廣益,拿著小木頭做小車,能夠轉動起來,且能適應各種地形的小車。
別說,人多力量大,又有雛形在,所以還真讓他們幾個倒騰出來了最簡單的架子車,而這個架子車,既能人拉,也能人推,還能將它們套在牛身上。
于是金闞、銀夜、郎森三人,很是興奮的就出去砍木頭去了,之后扛著木頭回來,就開始摩拳擦掌的干起來。
因為沒有釘子,也沒有任何的工具,所以他們只能用手和石頭進行打磨,雕刻,一邊實驗,一邊去尋找合適大小的圓木頭,在厚實的木板上挖出卡槽,讓木頭的兩端卡進去,能夠轉動。
記憶里,記憶最深的就是諸葛亮發明的木流牛馬,可惜只是聽說過原理,卻沒有誰見過原型,關于這個原型的樣子,也是千奇百怪什么都有,她自問自己沒那個本事,所以能做出這種可以手推,用可以用牛拉載的車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好在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她投石問路,拋磚引玉,日后自然會有更聰明的人研究出更切實際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