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歡剪了統一的軍人發型,穿上了軍裝,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軍訓。
更加可怕的是,他們這一屆的臨床系,就只有三個女生,而他們這一屆,也不超二十個(包括護理系)。
也許在戰爭年代當兵,本身就不安全吧,尤其軍醫是哪里需要他們,就被送到哪里去,服從組織安排。
所以來這兒上學的,很多都是兵二代,就他們系的三個女生,剩下的倆,都是子弟兵,紅二代。
她們宿舍八個床位,只分了四個進來,其余兩個宿舍都是八個,看,還真的沒超,這是正好二十個女生吶。
葉歡今年17歲,是全級最小的學員,正因為此,她的成績沒上清華北大,的確讓不少人扼腕。
但在軍醫大這里,她卻受到了極高的關注度,甚至學校在得知她的哥哥就在重慶當兵的時候,還特意連線了葉家浩所在的部隊,讓他們兄妹倆通了電話,甚至還約定有機會,安排他們見個面。
這真的算是極高的待遇了,至于其他哥哥們的下落,部隊也讓她不要著急,現在到處都在收編,有些亂,等徹底穩定下來,有了名單之后,想要查誰,方便的很。
葉歡是在進入重慶之后的第三個月,見到了多年未見的四哥葉家浩。
他很好,1947年23歲的他雖然沒有三哥高(178左右),但卻比三哥看起來更精明能干,曬得也更黑一點。
得知家里的情況,葉家浩很是高興,激動的落了淚,尤其妹妹如今的成就,更是讓他與有榮焉。
“局勢還沒穩定,我最終留在哪個部隊,上頭也沒說,不過你放心,我會好好保護自己的。”
葉家浩會去參加抗M援C的那場戰役,正是因為這場戰役,他才做到了連長的位置。
她雖然很擔心,卻也無能為力,如今她是軍人,更能明白他們為什么而活。
軍校的日子是枯燥的,學醫的更加不易,但唯一覺得輕松的是,她因為有前世以及潛意識的記憶,所以學醫事半功倍些,但也僅限背誦方面的,其他方面還是需要更深層次的熟悉和記憶,因為這個年代的醫學太過落后,而她當年學的卻又比較先進,若非他們是中西醫相結合的教,只怕也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轉換。
為什么是中西醫相結合呢,因為軍人受傷大多傷在四肢,炸傷可以用西醫,但是一些挫傷骨折,更需要用到中醫,尤其現在西醫并不發達,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二者相結合的方式,亂雖亂,卻都是針對性的學。
畢竟國家培養一名合格的軍醫很不容易,又處在戰爭年代,只想讓他們快速進入自己的角色,所以從一開始學的都比較直接,不會有前世那么多的鋪墊,學的雜,今世他們學的就是一些軍人經常出現的并發癥,以及應對措施。
也許日后會在實踐中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但是在這一刻,她看得出來,國家的醫護人員有多稀缺。
同時,也算間接的證明,她學軍醫,委實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