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那豈不是快了?恭喜你啊葉醫生,”
葉歡勉強扯了一抹笑,在她看來,如果不是現實如此,她還真不樂意這么早就把自己嫁出去,單身不好嗎?
可未免嫁給一些自己不認識,不熟悉,甚至有可能比仝戰更老的人,她還是乖乖妥協吧!
當晚,葉歡就給家里寫了一封信,內容自然是要匯報一下仝戰的事兒,寄信的時候,還給季虎子寄了一個包裹,包裹里有圍巾,還有她空間產得蘋果和橙子,光郵費就花了她八千多塊錢。
現在用的還是建國初期發行的一套RMB,二套要到1955年3月才會發行,所以目前的幣值還挺大的。
她沒有寫信,因為不知道怎么寫,而且寫了他未必認識,與其傷人,倒不如一切盡在不言中。
給家里寄了栗子、蘋果,這些東西不怕凍也不怕顛簸,郵費花了一萬元。
那么這個時候的幣值的購買力如何呢?
記得有這么個新聞,一個老太太1953年存入銀行5萬元錢,到15年去取,卻只能兌50元。
因為1953年的人民幣是第一套人民幣,最大面額為5萬元。
1955年,第二套人民幣發行,和第一套人民幣的折合比率達萬倍。
也就是說,老太太持有的5萬元存單,相當于2015年的5元人民幣。
但當時的銀行利息非常低,一年期大約只有一兩厘的利息。
經銀行核算,老太太的存單連本帶利就只能兌換20多元。
銀行表示讓老太支取50元,但老太不同意,所以這件事就是這么的上了新聞。
50年代初的通貨膨脹很厲害,指的就是建國初期的這幾年,國家發行的第一套人民幣面值也很大,最大面值為5萬元。到1953年,在昆明,5萬元可以買到2只雞或是20公斤大米。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100多元錢。
而彼時葉歡的工資,是每個月八萬元,哈哈,這個幣值要是放在后世,估計做夢都要笑醒吧?
可惜,這八萬元,她能買的東西,委實不多,除了糧食,還有生活日用品,那些價格也不便宜,更何況,她現在還只是個實習醫生而已,所以上班的這幾個月,根本就沒有攢下什么錢。
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若是養了孩子,估計靠這工資得餓死。
得虧平時不用買菜和水果,因為空間種的就夠她吃了,而且上班之后,也沒怎么出去兜售,太忙了,沒空,白班夜班顛倒著來,回到宿舍就想睡覺,哪里還顧得上出去瞎折騰。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她是在食堂吃飯,省去了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