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扯了扯唇,露出兩顆虎牙,“給我升職了,”
葉歡瞪直了眼睛,“升職?怎么看你笑的沒有那么真誠呢?什么職位?”
“師部參謀長,你說算不算升職?”
葉歡的大腦自動的跟后世的軍銜級別進行比較,因為建國初期的軍銜制并不完善。
一個師里的參謀長相當于副師級,師里排在第五位。
在我國的陸軍師中,師參謀長一般是副師職或正團職。
一般是大校軍銜,也有少量是上校軍銜,不過一般很快會晉升為大校。
從建國前到上世紀八十年代,參謀長都低于同級副職。
如師參謀長僅是師司令部首長,與師政治部主任同級,不能稱為師首長。
目前部隊的參謀長與部隊副職、政治部主任,級別相同。
但是,往往有這種情況,當參謀長被設為本級副職軍事首長后,其地位便要上升。
一般是“三號首長”,即在軍事、政治(政治委員)第一首長之后的職務。
在我軍解放戰爭時期軍以上(含)主官代號排序上:一號--軍長(司令員),二號--政委,三號--參謀長。軍事文書的排序如同,其后才是副司令,副政委等。
而仝戰之前旅長,也是副師級干部,一般是兩杠四星即大校級別來擔任,不過也有兩杠三星的上校擔任的,因為部隊的軍銜和職務不一定相配。
旅長,是軍隊中旅一級編制的最高軍事指揮員,上級為軍長或師長,下級為團長或營長。
這么一對比,其實并不能說是升職了,因為旅長是一把手,但是參謀長只能算是五把手了。
最重要的是,仝戰之前的級別就已經是中校了,他算是那種軍銜和級別有差距的旅長,因為年齡的原因限制級別,又因為經驗獲得旅長之職,這種情況在我國今年出來的軍銜制上,只能說是非常罕見的情況了,畢竟剛剛實行軍銜制沒多久,要不了多久還是會調整過來的。
就比如說現在。
“你會被授予上校嗎?”
仝戰頷首:“會,因為參謀長最低是上校,還是因為立功特別嘉獎的,否則不會升這么快,起碼要到四十歲靠后才會考慮,”
記憶中參謀長大多是大校,不過上校也的確不是沒有,如此說來,倒也真的算是升職了。
“那你為什么不高興?參謀長又不是文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