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地窩子在一個月內建好了,達到了所有人都能居住的基準,未婚的根據地窩子的大小分配人數,至少是一個班,已婚的都是一家一個地窩子,從農場那邊轉移到地窩來住的時候,葉歡和孩子們剛開始覺得新奇,后來就覺得坑爹了,因為這里真的是太不通風了。
5月開始,天氣逐漸回暖,不過也只限中午,早晚還是稍微有點冷,需要套上夾襖。
回暖之后的荒漠里開始冒出嫩草,感覺風沙也沒有先前那么大了,地窩子建好之后,仝戰他們就立即開始抽掉一個營的人去建團部,團部里包括衛生室,小學,育紅班等等,就算只有二十分之一的人結了婚,那也是有孩子的,只要有孩子,就得帶孩子,唯有把孩子安置好,婦女們才能去做其他力所能及的事兒。
拋開他們這三十五個家屬,另外還有二十位女兵,女兵有學護理的,也有初中畢業的。
等同于回頭,醫生能有兩個,她主管外科,另外一位是中醫內科大夫,是某位營長的媳婦。
護士也能從女兵里找出來兩位,老師也能找四位,兩位管育紅班,兩位管小學。
暫時就是這個安排,如果有需要,再進行抽掉,總之這些家屬既然來了,肯定都能分配上工作。
有了工作,造了工資,就能領到自己應得的那一份了。
葉歡也希望快點將團部建好,這樣她就能一邊工作,一邊照看孩子,而不是二十四個小時圍著這仨孩子轉悠,什么也做不了了。
團部是用找的黏土做的土坯房子,因為有孩子們,所以做了高高的圍墻,還找會做木匠的軍人做了課桌板凳,甚至還去師部找人給做了黑板。
等到6月的時候,團部落成,還申請了一面五星紅旗,屹立在這片即將開拓的草原中心。
團部建好,地窩子做好,戰士們就開始挖水渠,因為要引流水過來,只有地能喝到水,種下的植被才能活。
當然,不是所有人都去挖水渠,還有人開墾土地,把地面的土翻翻,石頭塊兒什么的都得剔除來,免得影響將來的耕地。
在團部落成之后,她有去附近的河看過,水是真的很清澈,河面也有十幾米寬,水深的地方十幾米,淺的地方光腳就能摸到鵝卵石。
雖然這邊不是和田,不一定能摸到和田玉,但葉歡還是帶孩子們去河邊撿了不少好看的石頭。
這些石頭很多種顏色,白的黑的青灰色紅色,有些品相好的,都放到了空間,品相不好的則拿著給孩子們玩兒,不用天天來,輪到她休息的時候,趁著車出來一趟,那水就夠他們用很多天的。
趁著沒人,還偷偷將自己空間的水缸裝滿,畢竟來一次不容易,還是趁著人家挖水渠的大車來的。
因為大家伙吃飯都在團部大院的食堂里,所以他們家小地窩堡里是不需要開火的,如果真的想開火做飯,就得自己想辦法,葉歡當初買了不少的煤球,給孩子們做飯,燒水,都在空間里,甚至就連她每天的擦澡,也都在空間里做。
不管別人家的女人和孩子如何灰頭土臉,他們家的永遠干干凈凈,整整齊齊的,雖然會穿著補丁的衣服(之前同事送的舊衣服),但都很干凈。
直到有一天晚上,仝戰實在憋不住問了她,她才笑嘻嘻道。
“我還以為你要忍到明年呢,我可以告訴你,但你不能把我當怪物一樣看。”
就在仝戰疑惑她這話是何意的時候,葉歡解釋。
“我是來自未來2020年的人,1940年初,以靈魂狀態穿越到了葉歡的身體里,換言之,就是從現在算起,往后算32年,到了1992年,真正的我才出生,2020年,我是一名醫生,因為一場疫情,犧牲,來到了40年的葉家,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