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孩子們多了,分擔多了,進的貨花樣也多,最終的結果是,7月、8月倆月的創收,不但破了萬,還和徐斌的鞋作坊簽署了合同,日后她就是【徐吉】品牌服飾的合作伙伴,因為鞋的花樣她不可能像女裝這樣隨時都有靈感,所以她一分錢沒有投資,只算銷售額的提成。
至于【徐吉】音譯{徐記}牌子的鞋能走多遠,就看他們自己的造化了。
孩子們過完暑假回去的時候,三哥三嫂、葉雨以及她,都很默契的給他們每個人都發了五十元的工資。
怎么著也算干了倆月,雖然他們包吃包住,但念在誰都沒有偷懶,還互相幫忙,有眼力見,還能吃苦的份上,就給他們每人五十元的工資,當然,這工資是葉歡提前說好了的,就自己給自家的,其他家的不用管,那給舅舅,姨姨干點活,不是應該的嗎?
葉雨的小吃店,如今一個月少說也有上千元的收入,夏天賣涼皮,冬天賣米線麻辣燙,總之方方面面都能顧及的到,還有各種冰鎮冷飲同時兼職售賣,別看店面不大,那是真掙錢。
葉雨也不得不佩服葉歡的先見之明,因為一個月兩千甚至三千元,可是相當她之前一兩年的工資啊,差距這么大,難怪跑出來干個體戶的人這么多,但光有先見之明不行,那還得有技術,而姐姐就為她創造了這個機遇,所以她十分感激。
同時感激的還有葉家澤夫婦,他們賣豆腐賺的都是辛苦錢,雖然沒有葉歡掙得多,但是原來每天有三四十的收入,自從賣了水果、豆腐、豆腐腦、豆干、豆皮等多種類品種后,晚上還有夜市臭豆腐的加持,如今每天愣是有了五六十塊錢的收入,那一個月下來,也有一兩千塊錢的收入,這在以前,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當然,他們掙的錢都會給葉歡分一部分,葉雨是給三成,葉家澤這邊給的倒是不多,畢竟水果只是順帶,每個月卻也有三五百的分成給她,加上葉雨那邊,一共能有千把塊錢的分成。
從3月到8月底,半年時間,葉歡手里面已經攢下了四萬塊錢。
5個月后,也就是年底,她的存款,竟達到了十萬元。
這才一年多啊,她就年收入十萬了?
別說家里人不相信,連她自己也跟做夢似的,但她的收入也是來自三方面,服裝店,裁縫鋪、鞋作坊。
不過,經過這一年的磨礪,她也瞧出來,自己選的包包、鞋子貌似很受歡迎,于是乎,85年開春,她在王府井的另一條街,開了一家鞋店,主要兜售各種皮具,比如包包、鞋子、皮帶、錢包、公文包之類的,這些貨都是經過她認可的真品,這個時代人們的仿造水平還沒達到后世那種泛濫成災的地步,所以只要她瞧得上,就往自己的店鋪里劃拉,當然,名字也是【歡·顏】。
但因為這個鞋店,她注冊了一家公司,主要零售服裝、鞋帽包包等貨物,因為有了公司,來回去儲蓄所匯錢,轉賬,也都公對公,比以前正式了許多,但也意味著安全了。
工商、稅務她都合理合法,正因為足夠真實,所以她原來每星期都去,現在變成了每個月去一趟。
其余時間需要調貨,只需要打個電話,或者發個電報就行,合作伙伴接收她打過去的定金之后,就會給她發貨,發貨后的賬單也會隨時報過來,這個時候她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給人家匯款。
因為合作的時間長,都有了信任,所以一來二去間,倒是給自己,對方,節省了不少的麻煩事兒。
服裝店這邊步入正軌后,85年上半年,她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鞋店這邊,當然,兩家店也會互相宣傳,搭配著做活動,定制裝的名聲一打出去,現在每個月也能接七八十單了,而她的裁縫鋪,也逐漸發展成一二十人的規模。
連帶著的之前西廂房,也要了過來,全部用來住人,正屋三間房一間是倉庫,另外兩間則擺放著十五臺縫紉機,每天至少轉動15個小時不止。
到了85年的夏天,東廂房的袁家人,也想賣房,單位給他們分了房子,這里房子太小,老兩口已經過世,所以袁家子女就想把房子賣掉,葉歡當然樂意,最后以兩萬元的價格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