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八歲的祁悅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逐漸顯露出書法、繪畫方面的造詣,而且非常有耐心。
跟著她學了刺繡,練了瑜伽,雖然沒有去學舞蹈,但爵士舞也算舞,一個星期去跳兩節課,也算起到了鍛煉身體的作用。
大概擁有太多的愛,即使沒有父親的陪伴,祁悅也成長的陽光自信,甚至還有一點點的佛系。
用祁琪的話來說,祁悅太過冷靜,似乎天塌下來,也沒有在她臉上感覺到危機感,也難怪她能坐得住。
而且非常有耐心的坐在那兒刺繡,繪畫,書法,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催她出去玩兒,都懶得動的那種。
也許你們會認為,這樣的祁悅會很內向,可事實上,她只要走上舞臺,自信心一得到升華,就會氣場全開,颯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鼓掌,每學期學校的文藝活動上,都少不了祁悅的身影,除了學習一般般外,其他方面絕對稱得上別人家孩子的典范。
老大去跳水,老二去學舞蹈,未來在文化學科上,可能造詣都不會太高,所以祁琪就會苦口婆心的勸小閨女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奈何人家寧愿坐在那兒拿針刺繡,也不愿意去算那些枯燥的數學題,還如老僧一般,對祁琪道。
“媽,我才二年級,平時也都能九十分以上,你還有什么不滿意的?”
恨得祁琪咬牙切齒:“你還好意思說你考九十分以上?人家九十五才及格!”
祁悅一點也不尷尬:“我小學才上兩年,緊張什么,等著,等我玩夠了,肯定給你拿個三好學生回來。”
祁琪翻了個白眼兒,還好意思說獎狀?人家不是三好學生,就是學科進步,優秀班干部,可他們家孩子呢,拿回家的全是舞蹈比賽一等獎,繪畫比賽一等獎,書法比賽一等獎,反正就是關于學習方面的,一張都沒有。
你要說不滿意吧,人家好歹給你拿回家三個一等獎,可你要是滿意,一個語數英科方面的都沒有,真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了。
由此她也看出來,這仨孩子,沒一個像她的,她學習多好啊,可這三個,標準的及格萬歲!
祁鵬不是一個人去的H國,他們公司和H國方面也有一定的業務往來,在那邊也有懂H語的員工,她將孩子托付給他們照顧,在那邊給孩子找了小學,相當于小小的留學生了,日后他的小學、初中、高中會在首爾讀,她盡量一個月去看望孩子一次,好在現在通信發達,能夠隨時通過手機進行視頻。
而身為小學生的祁鵬,是沒有資格佩戴手機的,需要視頻也是在周末去同事家的時候,因為他是寄宿制的小學,如今國家強大,倒是沒有出現辱華或者孤立他的現象,但肯定不如人家當地人來的受歡迎,你就是在華國,也有地域歧視,何況是在一個‘什么都是我們的’H國?小小年紀,勢必要承擔很多與他年齡不相符的現實問題。
她保證一個月去看孩子一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他進行溝通,紓解一下內心深處的心理問題,保證孩子能在健康的環境下成長,畢竟比起學習,心理和身心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她不是沒想過給兒子找個保姆,可是那樣一來,他就不等于獨立,男孩子就該有男孩子的樣子,祁陽當年也是在這個年紀離家集訓,兩個兒子不偏不向,只不過一個在家門口,另外一個還需要兩個多小時的飛機才能抵達。
祁琪不知道的是,她在H國很有名氣,這是祁鵬無意間知道的,但是他沒有告訴別人,他就是祁琪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