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家屯距離最近的一個鎮子就要三十里路,想想就覺得腳酸,反正也沒啥要買的,她也沒那興趣去趕集。
平時獨來獨往慣了,又住在村西頭,和村子里的那些婦人幾乎沒有交流,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人打擾她的生活,比起苦哈哈的老百姓生活,她的生活可是過的滋潤多了。
鋪的蓋的穿的全都是以前的,破雖破了點兒,但洗的很干凈,她尤其愛曬被子,只要一出太陽,她就把被子拿出去曬,晚上睡覺的時候,一股螨蟲和陽光的味道摻雜其中,嗯,她有種變.態的享受。
早飯就是煮一碗牛奶,在鍋里面潑兩個雞蛋,其他主食不吃。
吃完飯就扛著鋤頭去地里干活,她的兩畝地就在她房子前面,近的很,算是好田,她嫌種水稻麻煩,所以種的是玉米、紅薯、土豆、花生、芝麻、大豆這些好打理的,品種多,一畝地就要分三種,反正她一個人吃,每一樣收一點,就夠了,也不用繳稅,因為她是烈士遺孤,受政府特殊優待,當然,還是和她上繳金條有關。
基本上,地里面出多少,她就能收多少,村子里不知多少人羨慕她的好日子,而對于她的來歷,很多人都不甚清楚,屯長倒是知道一二,卻也僅限‘烈士遺孤’四個字,就因為這四個字,村子里的嫉妒和怨氣,才沒那么大。
除了在門前的地里種,她的房前屋后也種了很多蔬菜,反正不讓任何土地空置下來,青黃不接的時候就不說了,等菜一下來,能腌制做酸菜的,她都腌起來,要是還有剩余,她會送給對她友好的人。
當初在倭國,她可是整了不少的大米,別說,那米的味道還不錯,所以即使她不種米,空間也是不缺的,自己會種,還攢了不少,每天晌午她都蒸一碗,炒個菜,做個湯,自己吃飽以后,再上鍋用空間剝下來的菜葉子、谷子皮磨的麩子,外加少量的雜糧面,攪合攪合,喂雞喂狗吃。
別看這吃的不如自己的,卻是大環境下,不錯的食物了,這得虧是自己住,要是和別人一起住,絕對會罵她暴殄天物,因為牛奶多的時候,她喝不完,就用來洗澡,泡完之后再喂給雞鴨和狗,那是真的一點不浪費,就那她也不敢天天泡,怕有罪惡感。
所以多出來的牛奶,做成奶酪,酸奶保存起來,待找到合適的機會賣掉,也是一個進項。
誰讓空間的草好,靈氣足,還有那么多植物桿子,雞鴨鵝牛豬哪怕不需要她喂糧食,光吃這些,也吃的飽飽的了。
賣進商城的蔬菜瓜果就不說了,那是連藤子一起賣了的,她自己吃的那些蔬菜水果,扒下來的菜葉子,藤子,基本上都處理給空間的牲畜和家禽了,這就是個循環的過程,一點沒浪費。
晚上她一般吃雞蛋面條素面條,或者蒸土豆紅薯,涼拌個菜,又或者改善伙食的時候,燉一只雞,貼個餅子啥的,燉一次,能吃一天,也幸虧她離村子遠,味道不會飄太遠。
所以,當別人家苦哈哈的過日子,各個面黃肌瘦的情況下,伊水感激自己怎么也吃不胖的體制,當然,吃的多,干活也多,消耗多了,也就不會胖,只要當天不干活,或者活動量不夠,晚上就約束自己不吃或少吃。
從體型上倒是看不出區別,但是她的整個氣色,卻不是其他人能比的,也得虧戴著面具,蠟黃蠟黃的,人家也看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