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月地里的莊稼就要收獲了,東北的天冷的可比中部快多了,進入9月之后,感觸特別深,早晚溫差大,就中午熱那么一會兒。
樹葉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黃。
9月初她晨跑的時候,在河邊稍作停留,專門找了靠山有石頭的低洼,本來是想讓堅果洗洗澡的,結果她在溪流的石頭縫里發現了‘東北小龍蝦’蝲蛄?
眾所周知,蝲蛄對水質的要求特別高,可見這年代的水質有多好,她從空間拿出自己用玉米皮編織的一個框子,開始彎著腰才溪流里找蝲蛄。
因為蝲蛄必須生活在流動活水的石頭縫里,所以它的味道可是比需要重油重鹽遮蓋腥味兒的小龍蝦鮮美多了,東北一道名菜‘蝲蛄豆腐湯’,只要想想,她的唇齒間就開始吞咽口水了。
小龍蝦是紅色,而蝲蛄是青色,個頭都不大,因為生長速度緩慢,六七年的大小才和普通養殖能吃的小龍蝦一般大,后世這玩意兒的價格都飆升到幾百塊一斤,因為不好養殖,所以有價無市,根本就買不著。
就連在這山澗溪流里,也不是隨處可見,她彎腰找了兩三個小時,估摸著也就摸了不到五斤。
很難得的五斤,她沒打算跟別人同享,要自己留著慢慢吃。
溪流里還有很多田螺和福壽螺,趁著已經下了水,她將兩種螺扔到一個框子里,回家好好挑揀,福壽螺人不能吃,就剁碎了喂雞。
她在下游的河里還捕捉到不少魚的蹤跡,當初在海邊的時候,也弄了不少漁網和魚簍子,只是今天食材挺豐富,就沒繼續折騰,將兩簍子食材往空間一藏,叫上堅果,溜溜達達的回了家。
大gu遠的就看到賣豆腐回來的李秋霞和劉彩花姐妹倆,看到她兩個人猛招手。
不大一會兒,李秋霞就拿著個盆跑了過來,她以為是給她剩的豆腐,正好她需要豆腐,沒成想卻是兩條嘎牙子?
“姐,給你,今天有人從河里撈了魚,換了我們十斤豆腐,他們家辦事兒呢,需要的豆腐多,我看這魚不錯,就給你端兩條。我們那兒還有呢,你這是,從河邊回來了?”
兩條嘎牙子不大,加起來估計有兩三斤,十斤豆腐也不知道換了幾條魚,本來想要點豆腐呢,看情況是賣完了,算了,不開這個口了,等啥時候賣剩下,她再提。
“是啊,堅果該洗澡了,趁著中午這會兒暖和,我帶它到河邊洗了個澡,你們累了吧?要不中午來我這兒吃?”
“不用了姐,別耽誤你歇晌,我們回家隨便做點兒就行了,今天豆腐全賣完了,落了五六斤的魚,三斤稻谷,五斤土豆,還有一個大南瓜,收獲還不小,哈哈,那我們回去了昂!”
姐妹倆都知道,天塌下來也不能影響安怡午休,她喜歡安靜,她們倆也累夠嗆,于是就懶得客套,各回各家拉倒。
沒有豆腐,干脆她晌午就吃嘎牙子。
回到家先把嘎牙子給殺了,這玩意兒滑不溜丟,雖然沒有魚鱗,但是表面一層黃.色的黏糊糊的保護膜,她找了點兒草木灰擱在手里搓,搓了差不多,才開始殺,殺好清洗干凈,再用蔥姜生抽腌制。
之后就去挑選螺,福壽螺一個筐,田螺一個筐,福壽螺直接拿錘子砸了十來個丟到雞圈。
田螺則用盆裝起來吐泥沙,吐完泥沙還得拿刷子刷,之后再進行腌制。
她撿了不少,夠她嗦一大盆的了。
嘎牙子腌制好之后就用辣椒、大醬、蔥姜蒜等調料翻炒一遍,加水燉上的同時,貼了點玉米面餅子在大鐵鍋的邊沿,這是典型的東北鐵鍋燉,省事兒還好吃,兩條魚四個餅子,吃的飽腹感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