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她攢下的豬肉還不少呢,包括豬血,都好幾大盆了,這個冬天的大鍋菜、毛血旺、血腸她可以盡情享受。
豬殺了大概三頭,因為長得快,空間規定豬最多養四只,四只開外的就只能殺掉。
但她也不敢讓自己的日子過的太好,畢竟由奢入儉太難,干脆就攢了下來,偶爾才會挑選一樣,拿出來改善伙食。
她先吃的就是大骨頭,用大骨頭熬湯下面條,營養又好吃。
牛的定量也是四頭,這不好不容易懷孕了,過不了多久就會增加到四頭了。
雞鴨鵝的定量加起來不能超過三十,為了三十這個數字,她可是練就了抓家禽的好本事,甚至連鴨絨鵝絨雞絨都攢了不少。
它們的羽毛還能做扇子,恰好她會,只不過沒時間,等有時間了,可以專門做一些拿出去賣。
有空間是好,能自產自足那更是美的冒泡,可是空間里面的活也很多呀,尤其是鏟屎鏟糞的活,多到你懷疑人生。
但是她家地里面能用的到的,卻極其有限,多出來的堆到空間也難聞,就算再富有靈氣的地方,也會被這些味道所覆蓋,怎么辦呢?
某一天,她跟劉家屯的屯長說:“我能幫咱們屯物色過來一批肥料,大概有三噸……,”
屯長一聽這話,激動的差點沒蹦起來:“哎喲我滴個親娘啊,果真有這么多?三噸?你沒開玩笑?”
從養牲畜家禽開始,那糞便都沒清理過,要不是味道彌漫她住的這個地方,她還真不舍得給呢!
以后一年就給一次,但是,她不白給,市場行情她不清楚,端看屯長自己怎么說。
“沒開玩笑,只是這價格……,”
“哦哦,對,價格,價格好說,只要有,那就按市場價給唄?市場價一噸是五十萬,那咱就給五十萬,三噸,一百五十萬,對不對?”
新幣就是一百五十塊錢,那這價格不算低了,在沒有化肥的年代,沒想到肥料還挺值錢。
她也沒想過搞價還價,就算空間的糞便都是香的,她也不好意思跟農民要太多的好處費。
之所以要價,也是不想讓他們得到的太輕松,久而久之,就理所當然的來問她要了。
三噸是她預估的,等和隊長談攏價格,她在一天凌晨來到村口放肥料的時候,有個轉送的過程,就這么一瞬間的功夫,空間測量后顯示這是四噸半的肥料。
那她肯定不能吃虧咯,于是第二天就跟屯長說了具體的斤稱。
在看了這些肥料沒有刻意摻水份后,就開始一板車一板車的往已經收拾出來的地里面拉,拉之前都要過秤,最后確定只多不少后,她得到了225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