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這個年代和后世最大的區別,因為沒有太多的成本,可是后世不一樣,睜開眼就得是錢錢錢,沒有錢,寸步難行,在這個年代,即使沒有錢,只要你肯干活,一般情況下,都不會餓死。
安怡家的伙食也不全都好,除了倆孩子,她們三個粗糧還是照吃不誤的,當然,雞蛋和牛奶也喝,所以當別人一臉菜色,臉色蠟黃,不健康的時候,唯有安家人看起來擁有健康的身體。
“今天我們數學老師在課堂上暈倒了,餓的,他家里負擔重,一個人養一大家子就不說了,連老家的爹養兄弟,都要來瓜分他的四十來塊錢工資,”
其實這種情況很普遍,最起碼在安怡看來,很普遍,不說他們這些當老師的了,建國初期,第一次人口普查之前,城市工人崗位空缺嚴重,所以開始向農村招工進城,這些名額都是全家推舉出來的,誰進了城,都要給鄉下的兄弟相應的補償,但到困難時期,精簡的人員里,大部分都是這種家庭負擔過重的,一個人有城鎮戶口,其余人都是農村戶口的為首要選擇。
五九年開始,中原地區的三年饑荒影響的范圍也蠻廣的,這三年饑荒并非是因為大旱導致,四二年那次才是大旱,五九年的完全是因為上面的政策造就,具體的不好明說,總之這對各地的影響都很大,雖說這邊屬于糧食主產地,不僅有農場,還有建設兵團,但這些糧食可不是單獨給東北的,肯定要平分到全國,所以三年困難時期一來,全國人民都得勒緊褲腰帶過日子。
安怡救不了所有人,因為這個年代有太多的愚孝之人,寧愿讓老婆孩子餓著,也要幫助父母兄弟的,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枉死的女孩子又何止是被拋棄的安然姊妹倆?
反正像她們仨女的這種有不堪歷史的,即便不是舊社會的J女改造,也比人家好不到哪兒去。
所以她才堅持讓她們考大學,趁著那動亂的日子還沒來,先上了大學再說,即便將來有人把這個挖出來批斗,也多少會顧及她們大學生的身份,畢竟,說來說去她們也是受害者,而非施暴者,更不是舊社會的產物。
安怡就更不用說了,她唯一不光彩的點,可能就是被賣到身上老林里當共妻這段兒了,但那也得他們能查出來才算事兒,不管到時候局勢有多緊張,她都有辦法保住她們這一畝三分地,還有幾個孩子的安全。
她這些年為什么這么低調?還不是擔心那動蕩的幾年被波及?否則就憑她的本事兒,想得到什么得不到?
如今日本人口,已經在她的禍害下負增長,人口更是一年比一年少,等不了21世紀,這個罪孽深重的國家,都要被大國并吞瓦解掉。
時間,才是能夠見證一切的實際。
她經常不回村子,隊長還以為出了什么事兒,就到學校找她了解情況。
“沒事兒的隊長,我沒什么情緒,我既然把房子讓了出來,又怎會在乎旁人怎么說我?你也知道,從我進村子開始,在我身上的流言蜚語還少?這不是一中給我們姊妹仨安排了一間房,讓我們暫時住著嗎?等我回頭租到房子了,再搬出去,這樣可以節省時間,村子里的房子我們還是會住,只不過現在家里沒有需要捯飭的地方,就先住城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