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怡耐著性子聽完這些話,眉頭已經擰的老高,她真是佩服死這位老太太了,真的,她的自我感覺咋就那么好呢?
好像……
“你家孩子如果不再上學,明天找教導主任說一聲就行了,我只負責教,其他的,我管不著。現在這些文具還不是你們的,那是我自己花錢買的,聽清楚了?是我、自己、買、的!我有權利支配它們,誰表現好我就給誰,不是說你讓我給誰我就給誰,你還不是我的誰,我不可能聽你的,好了,就這樣,你愛咋咋滴,別再攔著我的車了,否則別怪我不客氣!”
這一次安怡發了狠的蹬腳蹬,老太太被她的大力帶的往前沖了幾步,啪嗒一下摔倒在地,安怡回頭掃了一眼,正擔心她有沒有事兒的時候,老太太已經張口開始罵了,她一看這情況,呵呵冷笑,騎上車就走。
還行,知道罵人,指定沒事兒。
自古以來,學習就是個極其消耗金錢的過程,古代考科舉,及其耗費銀錢,普通的家庭根本就支撐不住昂貴的學費、筆墨紙硯、進京趕考等各項費用住處,所以你看,但凡讀書識字的,都是家里有一定條件的。
從民國到而今,但凡注重孩子培養的,也都是家里有一定條件的,因為你越是往上讀,花費就越多。
現在一二三年級接收的這個孩子,大多是過來識幾個字,會個加減法就行,四五年級,那是奔著高小文化程度去的,起碼會握筆,能認字,會加減乘除,初中畢業,或者上了中專技校的,在應聘城里招工的時候,就會占有一定優勢,高中畢業的直接分配工作,大學畢業就更不用說了,那都是各個廠子里爭搶要的技術性人才。
所以說,一二三年級家長不舍得給孩子買本子和鉛筆的大有人在,如果他們想要讓孩子往上讀,那自然會買,如果只想讓他學幾個字,會掰著指頭算清楚自己家的帳的,可能都沒打算買本和鉛筆。
一聽說她這兒可以免費得到,那指定高興啊,尤其當看到身邊的人都有,就自己沒有的時候,多半會心急。
但像這種直接找過來,一邊罵她,一邊說要的,還真少見。
本來她都是無私奉獻的,現在還因為做好人好事被罵,心里能舒服?
憋屈死了。
鄧家老太太的話,影響她一路的心情,甚至還瞅著明天要以什么方式解決這件事。
為一個人去改變規矩,那是不可能的,再說這鄧建軍每天上課都是調皮搗蛋的類型,你給他本子,他指不定還疊紙飛機玩兒呢,這個頭可不能開,得想個合適的解決辦法。
剛拐進他們家巷子里,就看到巷子口的那戶人家門口,一個中年男人拿著鞭子抽地上慘叫的孩子,雖然搬過來幾天了,但她對周圍的人家還不是很了解,看孩子身上已經多出很多道血痕,安怡皺了皺眉,推著自行車站住了腳。
“爸,你別打了爸,我求你了,別打了,我真的沒偷,這是我媽留給我的金戒指,不是姓曹那個女人的,”
“你放屁,你.媽有什么我能不知道?她家窮成那樣會有金戒指?這就是你曹阿姨的,你趕緊把戒指拿出來,那可是人家媽媽給她的陪嫁,你拿算什么?還嫌不夠丟人是不是?趕緊的,把戒指還給你曹阿姨。”
中年男人國字臉,瘦得像麻桿,左眼角有一道疤,表情兇神惡煞,說話的時候,手里的鞭子就沒停過,那是用盡力氣甩出去的,就好象不是打在那個不斷求饒,叫他‘爸爸’的孩子身上似的,為了一個戒指,他眼睛里沒有一點溫情也就罷了,甚至還像看待仇人一樣看待自己的兒子,勢有一股子你不把戒指交出來,我就把你打死的架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