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媽媽放心,我省得。”之所以叫安媽媽,是一時半會兒沒辦法接受,但如果叫安怡阿姨,也不合適,所以想來想去,安怡就讓他叫安媽媽,等將來他什么時候打心底接受她了,能脫口而出媽媽兩個字,也不遲。
這孩子懂得感恩,母親才去了兩年,哪能說忘就忘?所以她十分理解他的感受,并沒有強迫他做什么。
他叫安娜和安琪是大姨和小姨,之所以沒有將他落在安娜和安琪的名下,其實是她并不清楚她們兩個人能不能做到不婚不育,她也從未想過逼迫她們一定說到做到,都是女人,誰不想找個男人過日子?但她歷經多事有了經驗,她們就不行,從內心深處來說,還是有這份祈盼的,所以孩子只能是她的,不能是她們的。
為的,也是給她們留一條后路。
至于安怡自己,也實在是這些年走過來,沒有遇到一個真心讓她覺得能夠托付終身的,沒有相識,何來攜手?
伊家人自從在安怡那里吃了鱉之后,就沒敢再來騷擾,不過每當安琥路過安怡曾經的家,那蔡文芳的娘家和伊家的孩子,就會在旁邊指著安琥笑話,說出來的話也極其難聽。
“不讓我家人過去住,卻撿回來個半大的小子,安的什么心啊?”
“就是,還不是怕沒人頂門楣,特意找了個帶把的,好繼承將來的房子,免得便宜別人。”
……
安琥聽到這話也極為光火,可是安怡交代過,不要和這家人扯不清,不管他們說什么,權當沒聽到。
晚上回家把這話學給安怡的時候,她點了下頭。
“這家人三觀不正,千萬不要與之為伍,和他們說話都會自降身份,瞅瞅這是孩子說的話嗎?你別搭理他們,只要不站在我面前,指著我的鼻子罵,我都不帶抬一下眼皮子的,你初來乍到,只需要管好咱自家的事兒就行,這種垃圾人,往往是因為自卑才會見不得別人好!”
如果他們三觀正點,她何至于不認親?房子就是她看在原主的份上,報答的生養之恩,其他的,她一點也不想和他們牽扯上。
安怡三令五申,安琥掛在了心上,每次寧愿繞點路,也堅決不從他們門前過。
而這伊家和蔡家的名聲,經過時間的驗證后,惹來社員們的反感,誰都不愿意和這家人搭伙干活。
因為他們實在是太懶了。
安怡在聽說過這些流言后,才從記憶深處挖出蔡文芳原來是個伏地魔。
早年靠著伊大帥的威風,蔡家就是伊家的米蟲,伊大帥一戰死,沒有了收入來源,又戰爭來臨,他們不得已才往南方跑,在山里面也不知道過了多少年的苦日子,還不是受不了,才想著回來看看,能不能得到政府的資助,畢竟伊大帥可是戰死沙場的大將軍不是?靠著他的余威,咋著不得混個窩?
可東北當年受制日軍統治14年之久,犧牲大大小小的官兵不計其數,伊大帥之名的確有,但也不是他們自以為的名震關東那么夸張,所以想讓政府管他們這一家老小的吃喝,簡直是天方夜譚,能有個棲身之地都不錯了,還多給一口子人的基本糧食補貼,偷著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