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琥是個能吃苦的,也懂得感恩,這些年沒有被父親的惡劣影響,足以可見母親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他很善良,碰到比他小的同學,也是極盡呵護,還能幫老師帶隊,現在就是一到三年級學生里的大哥哥,老師的助手。
別看他上學晚,收獲卻不算小,十八歲之前,應該能小學畢業。
有安琥在鄉下,他們家的柴火垛子一天比一天高,院子里和后院的自留地,也收拾的分外齊整。
他亦如自己所說,很會帶孩子,在安怡忙著做飯的時候,背一個抱一個帶著孩子們出去遛彎,倆妹妹只用了幾天時間,就喜歡上他,只要他來抱,就會張開雙手求抱抱,會說話會走路的安然,哥哥長哥哥短的叫個不停。
安琥的懂事和體貼,著實減輕了安怡不少負擔。
端午節的時候,安怡特地讓安琥到河邊的蘆葦叢找了蘆葦葉子,洗干凈泡軟后,用空間自產的糯米,給孩子們包了八寶粽、豆沙粽、紅棗粽等甜口的粽子,這是他們北方的特色,吃不慣肉粽和咸粽,當然,這年代也不允許吃肉粽,畢竟有個糯米粽吃,就已經相當奢侈了。
她用自己做的粽子,讓安琥給隊長他們送了四個,不多,不可能照顧到他們家庭成員每人一個,四個,全都是比照家里孩子的數量給的。
當然,給他們的粽子就沒有那么高的規格了,都是用大黃米、黏玉米、紅棗、花生包出來的,雜糧比較多,就那也拿得出手。
安琥也是在入住安家之后,才意識到自己這位新媽媽的能干之處,縱然家里沒個男人,可是人家吃的用的,都很講究,肉蛋奶看起來似乎都不缺,因為經常能吃到,不管什么蛋什么奶什么肉吧,隔三差五能吃到,就了不得了。
但他聰明的什么也沒問,安媽媽也從來沒跟他解釋過什么,讓他吃他就吃,他也知道自己身體虛,需要補充營養,只有把身體養好了,他才能為這個家做點貢獻,要不然砍三背簍的柴火就累的不行,那會行?
安琥很好養活,她做的紅薯葉窩頭、野菜窩頭、糠皮子菜團子都吃的倍香,就是好的賴的都能接受,不挑食,吃的雖然有點多,可孩子在長個期間,絕對不能含糊,要不是牛奶給他他不喝,說要給妹妹喝,她也不會大費周折的給他做奶酪了,牛奶和雞蛋以及肉類,都是促進骨骼發育的重要途徑,在他汲取營養的時候,不能吝嗇,也不能小氣咯。
“我媽是地道的南方人,她會做很多東西,就是家里沒那么多食材,她沒有死之前,還去人家點心鋪里當過幫廚,說是幫廚,其實就是她主做,其他人跟著學,為了養我,我媽受了很多的委屈,安媽媽,等將來咱們有食材,我就給你們做,我老去那邊幫忙,也學會了很多糕點的樣式,我媽說我學會了,將來也能在點心廠或者糕點鋪,找個臨時工的活養活自己。”
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啊,這怕是早就知道自己男人靠不住,特意把孩子帶在身邊,想方設法的教導呀。
虎子是個外粗內細的男孩子,也極其尊重女人,妹妹換衣服、洗澡的時候,他只會提前準備好熱水和盆,絕對不會進去,懂得回避,該把屎把尿的時候,也會提前過來替換安怡,因為安怡沒有給孩子們穿開襠褲,所以需要及時的放水,如果她們喝水喝多了,或者吃的多了,他隔一會兒就會問問倆妹妹,小的雖然表達不清,但是能聽懂,如果含糊不清,就會找媽媽幫忙解決問題,非常可靠。
這些安怡沒有教,可是他會,說明人家的生母有教導過,這么好的孩子,那個當爹的怎么就舍得把他往外推呢?真是想不通,也無法去理解。
東北大部分地區的夏天是沒有蟬鳴的,聽不到蟬聲自然也就沒有知了猴可以吃。
不過夏天孩子們能夠歡愉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去河水溪流里摸螺螄,河蚌,撈魚撈蝦撈螃蟹,以前安怡是沒時間弄這些,但虎子是男孩子,村里的孩子們一叫,他就去了,說是要給倆妹妹改善生活,但被安怡一下就給抓住了。
“你會游泳,呃,鳧水,會嗎?”
虎子點了頭:“這個還是跟那混蛋學的。”渣爹不叫爹,叫混蛋了。
會就好,安怡放了心:“咱家不缺那點東西,你記得不要到深水區域,每年暑期都有淹死的孩子,你跟著我來到農村,我得對你負責,對你.媽負責,你自己也要對你自己負責,聽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