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我們倆,所以說啊,你安媽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行了行了,大過年的,說這些掃興的事兒干啥?反倒是你們幾個,都給我敞開肚子吃,晚上可就沒這么豐盛了,一天就這一頓好的,晚上咱們吃山野菜雜面條……,”
臘月二十八的晚上,趁著他們都睡了之后,安怡進空間的老母豬,因為它的兒子閨女已經長大,用不著它了,再長這肉就不知道該怎么吃了,所以拖到空間的角落里,用圍板擋住,不讓牲畜們看到,從豬血到豬內臟、豬骨、豬蹄、豬肘,一點點的剝離,一點點的剔除干凈,最后還搜羅了一大盆的豬板油脂。
臘月二十九就拿出來擱到大鍋里加水給煉化了,煉出來整整三大瓦罐的費油,基本上肥肉全被她煉化了,空間里就剩下了瘦肉。
光油渣就有一大盆,弄出一小碟撒上點鹽,倆閨女吃的可香了,安琥看著拼命咽口水,安怡也給他整了一碟,輪到安琪和安娜了,兩個人忍著口水:“我們吃餃子就行了,不用給我們了。”
都是孩子,她們倆大人也跟著湊熱鬧,不合適啊!
安怡啼笑皆非:“好,今天咱們吃酸菜餡的餃子。”
酸菜配著油梭子,哎呀,那么一剁一包一煮,是又解饞又飽腹,作為東北人特有的美食,不止孩子們喜歡,她們幾個大人也很喜歡,只要一有空就包餃子,還非得是酸菜餡的。
油梭子一次吃不完,就裝到盆里面,放到外面凍起來,啥時候想吃了就再做。
這些年她在空間殺豬的次數不多,統共才三次,原來的一家五口,現在就剩下了一公一母,它們的年齡也到了交配的時候,再過幾個月(外界),興許就能再生出小崽崽。
當年她搶的物資里也有不少肉,不過小日本那邊海鮮多,像是牛羊豬肉并不多,這么多年過去,也消耗的差不多了,所以才會用得著她殺空間里的豬。
一頭豬差不多能吃大半年,因為這大半年還有雞鴨鵝、海鮮、蛋類、豆類補充蛋白質,所以吃半年并不夸張。
她打算明年開春把母牛給殺了,小牛一公一母也已經長大,公牛已經殺掉了,等著兩只小的到了發情期,交配之后,就算接上了。
空間的牛奶她儲存了很多,大大小小的桶都裝的是牛奶,即便斷個半年也不影響孩子們的日常所需。
鞭炮這東西怎么說呢?其實只是個民俗,且不說這年代沒有批量生產的那個能力,這樣的工廠還特別的危險,所以即使你有錢也很難買得到,安怡本身也不封建迷信,甚至連家里的春聯,也只貼了大門,院子內的,灶王爺啊,還有什么土地爺啊的,都沒買,也沒貼,貼在外面也是應個景,家里的她也不會燒香拜佛,干脆就不買。
春聯是她自己寫的,其實她可以給家里寫更多,也不差那點紅紙和墨水,但就是沒那么整,這一點,安娜和安琪很不理解,但也不好反駁她的話。
在安怡看來,過的好,過得不好,全靠自己,求再多的神,拜再多的佛,也是沒用的。
年三十兒的晚上,他們蒸了餃子,燉了個海鮮煲,涼菜什么都沒做,肚子受不了,太涼。
海鮮煲里不僅有海參鮑魚魷魚海蝦海魚,還有螃蟹貝殼類,甚至還炸了一盤帶魚給孩子們吃,真是營養又豐富。
在安怡眼里,正兒八經的過年就是年三十兒晚上,其他就沒什么意義,當然,這是因為他們家沒什么親戚的緣故。
不過為了應景,她晚上還是給仨孩子包了紅包,安琥她給了一塊錢,兩個小娃娃,一人給了一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