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安置這些災民,卻要讓家里房子多的人來埋單,安怡對于這種做法,十分不恥,也很不喜歡,因為家是自己的,讓不認識的人住進來,會給自己造成很多困擾,所以,她十分強硬的拒絕了,在街道大媽還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時候,安怡直言不諱道。
“您也別老拿我老師的身份說事兒了,這家是我們自己的,我和不認識的人相處不來,也不想互相遷就,他們的處境我很同情,這樣好了,我拿出一個月的工資來幫助他們,二十四塊錢,四戶人家,我每戶捐六塊錢,可行?”
大媽沒想到安怡寧愿給錢也不愿意讓這些人住進去,頓時有些頭疼。
“安老師,你知道的,他們缺的不是錢,是住的地方,天這么冷,這一家老小的,總得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吧?”
“那就每戶人家十塊錢,十塊錢足夠修補小面積的房屋受損了吧?我這一家還有兩兒一女,兩個妹妹要養活呢,我拿出四十塊錢,難道還不足以說明支持你們的工作?非要讓他們住進來,打擾我們一家的現狀?他們什么品行?您可有打聽清楚?住進我家如果賴著不走誰給解決?我家是有空房間,可那也只是目前,將來兩個妹妹成婚,都是要在我家這宅子里的,”
“不會的,等開春就搬走了。”
安怡搖搖頭:“我選擇捐款給他們,四十塊,不少了!”
大媽何嘗不知安怡能拿出四十塊錢,已經好過太多不聞不問的人家,但看著她家空著的房屋,她就覺得不舒服,憑啥她能占著這么大的宅子?
“大媽,這宅子是我花我十多年的積蓄買的,不是偷也不是搶,我還養了三個孤兒,我那兩個妹妹,還是我從河里面撈出來的,我這輩子沒結婚,沒要孩子,比可憐,究竟誰更可憐?比善良和大度,究竟誰更無私?”
安怡一眼看穿老太太的想法,并直言不諱的指出自己的錢都花在了哪里!
“都是個人,對不對?有手有腳的,我們當老師的就該受到你們道德的綁架嗎?當老師怎么了?老師不是人啊?這些受災的人家,有男同志吧?我捐了錢,你們可以聯合起來幫他們修補房屋啊,為什么非要住在別人家里呢?如果說房屋真的垮塌沒辦法修補,整個縣城就我家有多余的房子,行,來找我,我把他們安排在我們鄉下的宅子里,不過先說好,鄉下宅子里沒有柴火,沒有糧食,這些還是的他們自己想辦法,我可以給他們提供住的地方,但想住在我現在的家里,我不同意,我認生,平時我們家妹妹和孩子也要學習,受不了人多吵鬧。”
“哦,您還不知道吧?我撿來的兒子只學了一年,開學就能跳到四年級,我兩個妹妹,兩年讀完了初中,開學就去縣一高,他們都是我教導的,我們家需要安靜,受不了人多,也不需要熱鬧,希望您能體諒。這四十塊錢就算我幫助大家,如果還不夠,或者需要我來安頓他們未來住的地方,您再來找我!”
安怡的話,算是軟硬兼施,反正說來說去所傳達的意思,街道辦也明白了。
捐錢只是讓他們解決目前的情況,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去她鄉下的家,那邊什么都沒有,搬過去的路費,轉運行李木柴,這些都得他們自己料理,她只負責把房子讓出來讓他們住。
大媽聽到這里的時候,心氣兒更不順了,可是旁邊的人卻感激的朝安怡道。
“那就勞煩安老師費心了,你放心,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再來找你的,這四十塊錢,我們就先拿走,回頭會計寫了條子,我們再給你拿過來。謝謝你對受災群眾的愛心。”
等安家大門鎖上,街道上的劉大媽對著安宅啐了一口.
“呸,什么東西,還老師呢,老師就這樣自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