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也就新學期報道的時候,需要家長帶著熟悉環境,之后不管小學生還是初中高中,那都是自己上下學的,根本不需要家長管,這和當下沒有機動車,壞人少等諸多外在條件有關系。
因為這里是縣城,所以除了小學生外,初中高中都有住校的那波人,上學條件也非常苦,即使是走讀的,每天早上近五點就要起,半個小時的路程到校開始跑操,跑完操就進入教室開始早自習,7點20左右下課回家吃飯,8點全部進教室準備開始上午課,下午六點下課回家吃飯,打掃衛生,七點到九點晚自習,走讀生到家里差不多就九點半了,這個時候早就累癱,太苦了。
安怡早上不需要帶學生跑操,只要早自習不是她的時候,就在家做飯,做一大鍋,夠她們吃一天的量。
然后帶著飯盒到她的辦公室,等到了飯點兒就招呼兩個妹妹到她辦公室吃飯,吃完刷洗干凈,下午飯再裝好,她辦公室門口有一個小爐子,上面擱個蒸鍋,把飯盒放里面稍微加熱做做樣子就行了。
因為老師辦公室也是公共場合,所以好的菜都在咸菜白菜蘿卜這些家常菜的下面壓著,吃的也是菜團子,紅薯土豆,窩頭,什么白米白面,雞蛋、肉,也只敢在自己家里吃。
當然,有時候她改善伙食會做一些發黑的食物,比如鱔肉、豆豉魚、肉醬這種便于偽裝的,反正只要你扒拉的快,沒人能看清你吃的是什么。
物資緊缺的年代,除非素質特別低的人喜歡湊到人家跟前兒看人家吃啥,一般到了午飯時間,都沒有人過來騷擾。
因為她在托班有倆孩子,高中部又有兩個妹妹,所以她一學期向學校交八塊錢,申請了這么一間四人間的宿舍。
如果她晚上有課的情況下,就和妹妹們住下來。
從來沒在這邊做過飯,只有一個加熱的蒸鍋,飯菜她都以她們上課期間,或者去一中兼職時間,回家現燒的。
當然,每天的飯菜不能一樣,一鍋一鍋的交叉著吃,今天吃咸菜窩頭,明天就吃烀土豆紅薯,要么用各種干菜混合后團的菜團,反正在外面吃來吃去就那幾樣,偶爾沒人注意的時候,給她們夾幾塊兒豆豉魚啊,切好的臘腸丁,有時候一個咸鴨蛋都能讓她們幸福指數爆棚。
高中課業繁重,自打姐妹倆進來就發現了,她們倆年紀大,在班里面也不合群,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
同學們對他們更像是對待長輩和異類,沒有什么共同話題。
好在因為安怡的緣故,老師們對她倆也是極盡照顧,幾乎每個老師下課都會問她們,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雖然姐倆更看重安怡,但考慮姐姐累了一天,還有老師的好意,是以只要有問題,就會不客氣的去問。
她們倆雖然上學晚,但跳級卻是事實,初中階段基本功在貓冬的時候又復習一遍,如今很扎實,高一的重點經由安怡整理,文科該背的背該默的默,理科就是純粹的刷題,在刷題的過程中,安怡發現她們倆的理科成績日后怕是要進入一個死循環。
就是那種死活就是轉不過彎的類型,越學越不會,越不會就越是煩躁不想學,而她們在文科上的平靜,更多來源于足夠勤奮,背得多了,看的多了,一些問題就迎刃而解,但是理科你不會,那就是個死循環,越學越掉隊。
天賦問題不是她拔苗助長就能拔出來的,就算有靈泉水的幫助,她們年齡也在那兒擺著,不管是記憶力還是反應能力,都不如年輕的孩子們,這一點,并非萬能藥可以解,她也沒打算過于干涉,因為她們能走進高中,已經很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