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咬咬牙也能熬過去,畢竟出一個大學生的話,將會是整個家族的榮耀,鬧不好能改變他們全家的命運。
但事與愿違啊!
她記得她所在的那個世界,是八十年代才有高三的,八十年代之前,小學初中高中加起來,也就十年而已。
但這個時空,到底不是她所在的原版世界,很多歷史都不太一樣。
比如大煉鋼鐵是從57年底開始的,但是她這一世,收音機里已經開始說了,雖然還沒到他們這邊,但年底前應該會將家里的鐵家伙都收繳了,他們鄉下就那一口鍋,收了就收了,大不了用瓦罐做飯。
城里這邊肯定也會來收,這個簡單,回頭將家里沒用的拿出來讓人家收走,有用的就存到空間里,留著一口做飯就行。
今天是周六,安怡回到學校后,又上了一節課,差不多就到了放學時間,明天周末,晚上不用上晚自習。
五十年代的學校,不像后世每一層都有熱水爐,廁所,都是要跑到操場那邊上廁所,課間十分鐘是很緊張,也有其能鍛煉孩子們的長跑速度,每次看到敲鐘的大爺拿著錘子到鐵榔頭下面,都會飛快的進教室,而這個時間差,至少能節省半分鐘的時間。
每間教室差不多有二三十個學生,不管是哪個季節一進去,都是一股子臭腳丫子味兒,太難聞了。
安怡每次都壓抑自己,但有時忍不住,也會苦口婆心的勸。
“大家有沒有聞到什么味道?”
學生們的鼻子又不是被堵著了,當然知道老師說的是啥,女生們一臉嫌棄的看向男生,男生們不好意思撓著頭。
這個時候安怡就不再說啥了,只交代大家注意個人衛生問題,光臉干凈可不行,得全身上下都得干干凈凈的,都是高中生了,不應該再被老師當作小學生一樣提醒了。
安怡這個班里,大的有二十來歲,小的有十六七歲,男孩子居多,女孩子能上到高中的,太少太少。
剛剛從封建年代過渡過來,哪兒那么容易改掉重男輕女的思想呢?
再說把孩子從小學培養到高中,那是很辛苦的一段歷程,所以,一般而言,家里能讀到高二的,基本條件還不錯,就算家庭條件一般,沒有重男輕女這個情況,也是有可能的,畢竟,不管兒子閨女,只要書讀的好,都能為家爭光。
但能這么想的,永遠都只占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