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冬日里需要用這些動物油脂補充能量,所以植物油只能被她舍棄,給孩子們用動物油脂做飯炒菜。
沒有肉吃的時候,就是用動物油配合著干菜燉,酸菜燉,白菜菠菜燉,哪怕只沾了點油腥,出來的味道也比干巴巴炒出來的好吃很多。
東北冬天主要以燉菜為主,主要是天冷,如果炒菜端上桌,可能下一道菜出鍋,這一道菜就涼了,所以常見的做菜方式就是燉鍋類型的,除了家里準備的這些過年干菜咸菜,她還泡了腐竹、木耳、海帶、黃花菜等珍貴的輔料,空間薯類淀粉含量極高,用來做粉條再合適不過。
東北冬天的菜是離不開粉條和白菜的,面食出場也很多,比如蒸餃煮餃子,包子饅頭等。
在東北的這些年,她已經習慣了這邊的生活方式,不過偶爾也會做一下其他的地方小吃,給孩子們開一下眼界,順便再上幾節《舌尖上的中國》,普及下各地的生活方式。
這就是安怡常見的教育方式,通過實踐來講解,更能讓他們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
今年她還在空間養了一批蜜蜂,空間這幾塊田每天花開花落的,也需要蜜蜂來授粉采蜜,如今已經在空間養了半年,統共收獲百十斤的新鮮蜂蜜,這蜂蜜是最純正的花蜜,還是空間授粉采集的,那味道,真的,一點也不膩,入口之后,有一種花香久久彌漫回味,無法自拔。
有了蜂蜜,她偶爾會給孩子們做牛奶蜂蜜烤雞蛋糕。
烤箱是在外面用泥和瓦砌出來的,純正的炭火烤制,出來的效果可比電烤箱好吃太多。
除了做雞蛋糕,還可以烤面包,烤雞烤鴨,安家的孩子,從上到下,見識了好吃的好喝的,就再也吃不下去外面做得任何食物了。
很快一九五七年的春節來了,今年同樣沒有親戚可以走,安怡不在家的時候,安娜已經帶著安琥,拿著她準備好的年禮走了一趟鄉下,還去了縣一中一高的學校領導家里,除了送上安怡自制的茶葉、酒水、糕點(空間輸出)外,還會帶一些干菜、腌制的鴨蛋鵝蛋,這些都是走禮的最高標準了。
對安怡來說不算什么,無外乎希望將來幾個妹妹和孩子能走的更順一些,所以安怡這次沒有露面,就是怕同一個家屬院的人看到。
安娜也是熟面孔,只把安琥送到外面,自己在外面等,待人接物都是安琥自己去的。
當然,未免鬧出太多的麻煩,都是晚上去走的禮,表達清楚安怡的意思就行。
安怡已經向學校申請不參與學校分房計劃,工資標準每年都會考核,逐級晉升,也不需要她走后門,她唯一能用得著校領導的地方,大概就是姊妹倆和阿虎將來的前程了。
她自己本身已經定型,但是這幾個人,未來需要寫推薦信啊,介紹信什么的,這些校領導說不定能起到大作用,早點打好基礎,并無過錯。
安怡回來的時候,剛過了小年,所以走禮這事兒就不需要她再去忙活了,接下來只需要忙活完他們小家的年貨就行,但是這個時候,久未見面的古晟來了,還帶來了秦錚寄過來的節禮。
安怡打開包裹,發現里面是十斤棉花,三十尺的布票,她詫異的看向古晟:“他回部隊了?”
古晟搖頭:“轉業到哈市了,具體做什么職位我不太清楚,不過任職軍方,你的布票應該都是軍工票。”
安怡仔細一看,還真是,她謝了古晟后,又問:“我方面給他回禮嗎?”
古晟搖頭:“你的那份是連著我的一起寄過來的,只讓我謝謝你,其他的什么也沒說,回頭我寫信的時候問問,如果他同意了,我就把地址給你。”
畢竟是軍人,這樣小心一點也是應該的,安怡并沒有覺得不妥,轉身回屋給古晟收拾了三斤雞蛋,五斤粘豆包。
“辛苦你跑這一趟了,這是我們剛做好的,你拿回去吃,不管是你,還是他,需要什么盡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