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人均消耗土豆100公斤以上的國家里,它的需求量算起來與糧食的消費量差不多。
而且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煮土豆、烤土豆、土豆泥、用土豆做的小扁餅、用做牛排、烤雞等菜的配菜等等。
她空間有不少土豆,但是沒有拿出來賣,主要是因為土豆對她來說,也是主食類的食材,沒必要拿出來換東西。
安怡在蘇國期間,并非只局限莫市,她還去了靠近北極,每年都要經歷極夜與極晝(白夜)特殊氣象的列寧格勒。
那里即使深夜12點,天色也不暗,只是看起來灰蒙蒙的,太陽還沒有落下。
有時候明明已經到了午夜,稍微黑暗一陣就又亮了。真是神奇的城市。
越是接觸的多,安怡就越是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于是她立即計劃在往后的時間里,每年都來這邊逛逛,而且,最好是11月一放假就過來,讓安娜他們仨自己在家待著就行了。
有了固定的時間,他們家的食材就能最大化的轉動起來了。
不過即使鹽的價格達到了十盧布一兩,安怡也沒拿出來賣,因為這也是他們日常所需,最起碼在往后的六七八三個年代,都不用買。
蘇國的降雪量一點不比東北少,因為動不動就下雪,所以這邊的天氣感覺比東北還要冷,道路上有積雪或結冰,為了行走安全,也為了保持室內清潔,人們外出時,在鞋外都套上一雙橡膠鞋套,既可防止走路滑倒,又可保護皮鞋,入室前才在衣帽間里脫去這雙套鞋。
最讓安怡驚嘆的是,即使氣溫低到零下40多度,蘇國婦女仍然穿著裙子,因為蘇國的風俗習慣認為,只有品行不端的女人才像男人一樣穿褲子,可憐剛開始安怡不知道,后來發現大家都用異樣的眼光看著自己,了解她們的內心活動之后才知道這個風俗習慣,趕緊跑到商店買了幾套她們傳統的服飾,這才打消了人家對她的質疑。
正是因為這樣寒冷的氣候,所以才能使得他們像蒙古人似的,養成了豪爽的性格。
同時為了驅寒取暖,蘇國人有愛喝烈酒的習慣。
伏特加酒,安怡喝了一口就放下了,主要這酒實在是太烈,又辣又沖!
不是經常喝的人,還真不能隨便喝。
不過喝完這個酒,身體的確暖和了起來,難怪咱東北人有事沒事兒也喜歡整一口。
咱們華國人喜歡喝白酒,蘇國人的這種伏特加酒也很傳統,在不限購的年代里,多買一些帶回家收藏,似乎也是不錯的選擇,鬧不好將來還能值大價格。
所以這二十天的時間里,安怡有大半的時間都花在路上,因為蘇國面積奇大,但他們的人口卻很少,所以輾轉在路上的時間更多一些,而她這二十天里,掙了二十五萬,卻只買了十萬的物資。
注:所有物價和風俗習慣的描述,都來源于網絡搜集,并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