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候的皇帝頑皮好動,渾身散發出孩子愛玩的天性,但小皇帝的母親太后娘娘卻是一位教子嚴厲的“虎媽”。
只要太后見到其貪玩又或是犯了絲毫錯誤,保準把他喊來參加長跪不起的“活動”,活動結束后還不忘說一句經典的臺詞:“這件事我得告訴你老師沈柏楊先生!”
一來二去,小皇帝聽見沈柏楊這三個字簡直形成了條件反射,不由自主地便將這個名字和恐怖氣氛聯系在一起。
而沈柏楊則一心想要“嚴師出高徒”,想靠著嚴厲管教培養個千古明君出來,根本沒意識到他和小皇帝之間的界限。
若沈柏楊泉下有知,只怕也會痛哭于九泉吧?
聰慧如神伯娘,或許早在銳意改革時,便知道這是一個必死之局,但以一人興衰換數年國富民安,他做了,救國圖強,雖九死而不悔。
若說遺憾,或許是沈柏楊想到了全部的劇情,單單沒想到這出清算大戲的終極導演,便是他最疼愛的學生。
因為在他死后不久,皇帝便以雷霆之勢展開了對沈柏楊乃至他身后的沈家,進行了剝削甚至壓榨似的清算。
可嘆這位大金改革的奠基人,終落得削盡宮秩,抄家籍沒的凄涼。
回顧完沈清爺爺的一生,湯圓也是感覺到了宿主對未來的絕望。
沈清爺爺生共育有四個兒子,兩個嫡子,兩個庶子。
沈清的父親雖然是最小的兒子,但這個庶子卻不務正業,游手好閑,沈柏楊早就對他失望透頂,一早就把他趕出了府,想讓他自生自滅,但他命好啊,找了個非常有能力的媳婦,這媳婦還出身行武世家,明明生的是個閨女,卻愣是從小到大把閨女當兒子一樣養。
如此一來,外人都以為沈清是沈柏楊最小的‘兒子’。
而抄家之后,沈家上下三四百人,沈柏楊的四個兒子被斬首,孫子輩及九族流放千里,到邊疆苦寒之地。
女眷挑選出模樣好的,淪為官妓,其余人等被當作奴隸賜予新開府的達官顯貴。
沈清的父親被斬首之后,母親就直接上吊自盡了,沈清來不及做什么,就被拷上了,至此,已經走出京城百里之外,通行的族人達上百人之多,運氣好的話能走到貧瘠之地,開荒造林,自由生活,雖然苦,但只要踏實能干,還是能夠有活下去的希望。
但如果運氣不好,因為體力不支,或者沿途生病,死在路上的比比皆是,畢竟,從京城到邊疆,走個一年半載,翻山越嶺,途中甚至還能遇到毒蛇猛獸這些,都是稀松平常的事兒。
當然,到了地方還有一個去處,那就是被征兵,守護邊疆那種。
不管是哪一個,似乎當男人都比當女人要安全的多,起碼他現在看著弱是弱了點,但這些衙役沒有對他做什么,雖說非打即罵,嘗嘗被賜予鞭刑,可好歹你能保得住清白,哪像一些流放的女眷,多數都是被毀了清白后,羞憤自盡。
剛傳過來的沈清,對于宿主的父母沒有丁點感情,自然不會傷心難過,不過縱觀他們的族人,哪個不是垂頭喪氣,一臉死灰色?他們的眼神里甚至都看不見光,只有對未來的絕望,和看到衙役過來時的惶恐與不安。
想想沈家乃文官之后,自然不是行武家能夠比肩的,這一個個的,一看都是酸秀才,就連十四歲的沈清,也在虎媽的鞭策下,考了個秀才的功名,可如今,一切都已是過往云煙,不提也罷。
大家都知道,流放是一種很古老的刑罰,先秦時代就已有之,在古代,流放是一種很重的罪,僅次于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