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抓緊時間種植,連食材都搞不出來,怎么教他們做菜?
還要時不時的去城里面買大料,研究各種調料,這才是她日后開酒樓的秘方,那些徒弟沒閑著,她又何嘗閑著了?
掮客為她找了三個鋪子,符合她要求的鋪子,位置不太好,價格也便宜。
不帶后院,只有一個鋪子的,又不適合做飯店,只適合單純的賣貨,甚至連休息的地方都沒有,偏偏價格還不便宜。
位置好,又能做飯店的,雖然沒有后院,但是面積還不小,位置差不多,不算太差,價格在三千兩,加起來有一百二十多平方。
那句老話怎么說來著?
酒香不怕巷子深啊!
兩層樓,帶后院,院子里有水井,這么大的宅子才三千兩,那個只有二十平方的就敢要兩千兩。
綜合比對后,申晴直接要了那個帶后院的,別看位置好不好,她只要面積和舒適度。
三千兩過戶費五兩,好處費十兩,不二價,價格雖然沒有還下去,但因為人家原主本來也開的是酒樓,里面家具一應俱全,全都作為陪送給了她,對方爽快,她也不能小氣,所以下晌就去過了戶。
鋪子到手以后,申晴又讓掮客幫忙聯系一下可以裝修的人,這個酒樓她需要重新裝修。
三日后,裝修隊到位,申晴拿著設計圖,和這些人開始布局,提出自己想要的風格,上下兩層樓應該怎么裝修才能達到她想要的感覺。
一樓要開拓出單獨的點心鋪子,“如果這里不好設計,那就弄一個琉璃操作間,這個操作間可以做點心,也可以做涼菜,不需要油煙那種,外面能看得到里面的操作流程,因為做糕點的話需要烤爐,我還需要做一個烤爐,水池子,糕點鋪門口能賣,琉璃窗外也可以買,什么?你們不知道什么是琉璃?”
本以為不說玻璃,說琉璃應該能成事兒,結果可倒好,連琉璃都不知道。
“那沒事兒,弄個隔斷就成,大不了用紗布做遮擋,這一塊兒我要做柜臺,收費的那種,還要做個涼菜柜,”
玻璃她是做過的,但是成本不低,原材料比較南尋,她先滯留出位置,待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去制作。
哪怕粗造濫制出來的,也好過這些紗布。
糕點的生產間,最適合這種透明的玻璃窗,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沒有。
上下樓梯的距離原來的就很好,不需要多做處理,重新粉刷新油漆就行。
還有本來的桌椅板凳,也能繼續使用,只不過從方面到地板、家具都需要重新粉刷。
后廚鍋碗瓢盆一應俱全,該扔的扔,該清理清理,該改造改造。
后院不小,堂屋三間,左右向房間各兩間,還有單獨的大廚房,衛生間,柴房,雜物間。
堂屋是主家的地盤,用來辦公和休息,左右廂房里面都是上下鋪,用來工作人員的休息地方。
大廚房分的比較詳細,有操作的地方,調料的地方,熱炒,冷拼,蒸籠,油炸,可見之前的酒樓經營的還是很規矩的,至于為什么倒閉,就不得而知了。
粗略計算,整個裝修完,差不多就夏收之后了。
古代小麥畝產很低,往年平均三百來斤,今年麥收的時候人多,在短短五天的時間里就全部搶收到家。
之后就是鋪在布上進行晾曬,然后脫離,整個過程歷時一個月。
與此同時進行水車也做好了,按理說這個時候種上玉米就行了,但是沒有玉米怎么辦?
申晴號召所有人天天下地,挖出了十畝地的蓄水池,還在空間里培育禾苗床。
蓄水風車在風力和人力的共同折騰下,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