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年輕一輩還是在外拼搏的比較多,村里留下來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亦或者像她這樣的留守婦女,丈夫在外打工掙錢,兒子女兒在城里上學,周末回家一兩天。
1974年出生的溫愛敏同志,今年算下來才不過四十一歲而已,嚴格意義上說,她并不算老。
她二十歲就結婚,二十三歲生下老大兒子,二十六歲生下女兒,辛苦了大半輩子,沒想到四十一歲就過上了半退休的生活,其實除了孤單點兒,好像也沒啥。
鄰居嬸子家的柴犬生下好幾只小奶狗,就問她要不要,溫愛敏想著自己一個人,除了這些雞鴨就是后院的那兩頭小豬崽子了,是挺孤單的,于是痛快的道了謝,抱著小白狗回了家。
小白狗是母的,耳朵上兩撮黃毛,毛茸茸的很可愛,她直接叫它團子。
考慮到村子里的狗是散養的,她在網上購置了疫苗,殺蟲藥,定期給它驅蟲殺毒,打疫苗,也算對它起到了主人的監護作用。
溫愛敏非必要不出村子,平時購置東西,都是在網上買,定期開車到鎮子上拿快遞。
因為剛搬過來沒有菜,也沒有肉什么的,要么去鎮子上的超市買,要么就去村民家里買。
村民都很善良,不要她的錢,怎么塞都不要的那種,甚至有時候打開門,門口還放著蔬菜,壓根兒就不知道是誰給的,她被他們的善良感動,就想著如果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村里面的老人多,孩子多,智能機普及的年代,家家戶戶都有網,對于幫助過她的人,她也會非常大方的說一句,她懂電腦和網絡,誰家要是有不懂的,可以直接來找她。
于是那些需要定期在網絡上認證、醫保卡交費、水電費交費的,一來二去,就全成了溫愛敏平日里的工作。
她也喜歡和他們坐在一起嘮嗑,東家長西家短的,把聽來的故事變成段子,在做飯的時候,編成語音,發到了網上,反正她初的所有視頻,都只有素材,沒有人物,更不要說定位地址了。
所說一五年網絡已經很發達了,但在短視頻還沒有出現之前,大家關于外界還是以電視為主,尤其是農村的這些老人們,且現在也不像后世,發生個屁大點的事兒,就會傳遍整個網絡。
隨手一拍就能火的年代,到底還沒到來,而她在微博上的吸粉速度,也遠沒有在短視頻平臺火爆,好在溫愛敏這一世沒有賺錢的壓力,她可以慢慢折騰,好飯不怕晚不是,哈哈!
在村子里住的最大好處就是遠離喧囂,早睡早起,空氣新鮮,四鄰之間誰看了都會打一聲招呼。
初來乍到,沒有人認識她,但她善良的面相,主動的打招呼,到底收獲了不少人的好感。
對于自己的身世,她也說的很簡單,離異,沒有孩子。
她不愿意多說,別人自然也不會多問。
廣西這個地方,物產豐富,見過沒見過的食材到處都是,多的你想象不出來。
不管啥時候,都能吃到最新鮮的蔬菜瓜果。
尤其他們這個地方距離海邊也不過一百多里地,鎮子上就有賣海鮮的,方便的很。
偶爾路過初高中生的家門口,看到他們在門口寫作業,她就會上去看一眼他們的作業,也不知道這是什么習慣,反正每次看到孩子寫作業,她都會下意識的上千打擾,順帶就幫他們檢查了。
發現錯誤的,她還會指出來,不管是哪一科的,她都會,甚至一口流利的純正英語,簡直驚呆了孩子們,他們發自內心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