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學校上了三天課,就連放了三天假,周六下午返校上課。
有了這三天假期,他們家地里徹底的收拾干凈了,每天累成牛,還要抽空去買肉做好吃的,農忙季節,必須得多吃,才有力氣多干活。
玉米帶回家還要曬,爺爺奶奶有空的時候就趕緊幫忙剝玉米,剝下來的好玉米籽留著回頭磨玉米糝、玉米面,多余的要么賣掉,要么留著全都做糧食。
小麥有面粉廠收,玉米只能賣,門口經常聽到有人開著摩托車收玉米,一斤兩毛,低的時候一毛五毛錢,必須是曬干的,他們家四畝地產量3500斤,按兩毛算,也就七百塊而已。
扣除化肥、農藥、灌溉、人工,不能說賺錢,只能說顧個溫飽而已。
辛苦四個多月,700塊錢,這也是為什么越來越多的農民進城打工的原因,因為改革開放之后,大家已經不僅僅滿足溫飽了,還要追求物質上的平衡。
小麥需要空置一個月左右才會種下去,不能太早,種植冬小麥的時候,溫度太高也不行。
在這一個月里,需要將麥地都收拾干凈,犁地之前撒肥料,犁地之后還用犁耙把地平的松軟整齊,方便到時候用種麥子的機器輕松的劃過去,因為還不是全自動的槳地,還需要一個人推著,兩個人在前面拉著,用藥水拌過的小麥裝到種麥子的機器里,邊走邊落到地里面,整整齊齊的排列著。
因為地里面有蟲子,所以需要用農藥拌過之后,才能種下。
小麥種的時候,對行距的要求很高,絕對是治愈強迫癥的勞動。
種麥子都是整個家族一起種的,有刮地界的,有拉機器的,還有提前將地里面的垃圾清理出去的,很忙,也很充實。
老爸是種過麥子之后,又把挨著河堤的荒地里的紅薯出了,上千斤的紅薯放到地窖里,才著急忙慌的回了z市。
汪婷家的蘿卜白菜是爺爺暑假的時候種下的,后來長大了,是嬸嬸幫忙剔了剔,白菜蘿卜都是在長得過程中,一邊吃一邊剔,不能太密集,太密集就不長了,中間還可以將被蟲子吃的補種一下,總之不管是種糧食還是蔬菜,都需要操心。
他們家的菜因為很少管理,也沒打過藥,蟲眼子比較多,有時候叔叔嬸嬸打藥,會順便幫他們的也打了,這不值啥,這也是為什么爸爸每次回家,都給他們買肉買雞蛋的原因,多少幫點忙,也比外人強。
要不然任其發展,他們到了冬天還真得買菜吃,就算他們一年到頭吃的不多,那也是自己種的好。
白菜差不多要到霜降之前收到家,這也是個大工程,幾十上百顆的白菜蘿卜砍下來,運回家,或者直接深埋到地里面去,汪婷專門挑個沒人的早上,將他們家的白菜蘿卜大部分都存到了空間,小部分挖坑深埋到地里面。
這些活姊妹倆已經干了好幾年,并不陌生。
今天的蔥長得也特好,當初爺爺給圍了起來,所以長得又高又壯實,趁著沒凍壞之前,她將百分之八十的蔥剜出來,放到空間,余下一二十顆圍在一起,下面用厚厚的土圍起來,即使到了春節,也能吃得到。
菠菜不用管,年前長不大,年后瘋長。
一起的還有香菜、生菜,之所以夏天鮮少人種,就是因為喜歡開花起苔,還沒怎么吃呢,就開花了,比較煩人,所以他們這邊一般都是立秋之后才種。
這幾年他們家都沒種蒜苗,因為種蒜苗的時候,家里沒人,破蒜,種蒜,抽蒜薹都需要家里有人,就算她每周往家跑一次,時間也不太夠,干脆都種上了青菜,這個簡單,只要撒下去就完事兒,長大之后,她蹲下去沒一會兒就全部收到空間了,省事兒的很。
她就是這樣一茬又一茬的種,只種好打理的菜,不好打理的,或者后續步驟多的,全部舍棄。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