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畝產八石。”李易給出個數字。
他在用炒的土豆絲里的湯泡飯,他放了醬油,留下的湯汁多,與土豆淀粉就成了比較稠的湯。
再夾幾塊子土豆絲和辣椒絲,往嘴里扒拉,最香了。
小家伙在那里坐在高凳子上,用大點的勺子舀湯吹,喝一口,再換小勺子挖一點土豆燴茄子,吃得抿嘴笑。
“八石?”李旦突然喊一嗓子,把剛剛畫好一幅畫進來的李潭嚇一哆嗦,畫紙掉到地上。
“洗手,過來吃飯。”王皇后吩咐李潭。
李潭不清楚情況,他畫畫到關鍵的地方,就說等一會兒再吃。
剛畫好,跑過來吃飯。
他去洗手的時候李易與李旦介紹:“八石,好好培養培養,畝產超過三十石。”
李易指得是他那時的陜西,一畝年產土豆六七千斤。
是專門培養出來的品種,大。
另外內蒙古、甘肅的土豆產量都高,黑龍江也行,黑龍江土豆好吃,后來改品種了,味道不好。
現在要去美洲拿土豆,應該是大小不均勻,大的能有棒球那么大,小的乒乓球、玻璃球。
“三十石先不想,八石絕對有。”李易保證。
產量低的話,為什么大家都種它,還不斷地培養新品種?
別的地方把土豆當主食,也就他那時的人把土豆當菜,土豆粉也不是什么正常的飯菜。
“土豆其實還能烤著吃,點上個火堆,扔里,控制下火候,烤熟剝了皮就能吃,最多蘸點鹽或醬。”
李易說完,趕緊吃一口飯,把自己給說饞了。
“明年必須派船隊出去,百姓在等。”
豆盧貴妃著急,沒想到這么好吃的東西,產量那么高。
李易點頭:“那邊好東西多,金銀次要,各種作物拿回來,滿足百姓的需求……”
他介紹起美洲的作物,蕓豆,現在的蕓豆應該屬于菜豆,就是粒大,含淀粉多,產量低。
可是好吃,燉菜最香。
另外玉米,制作青貯最好的東西,尤其是喂牛。
玉米秧子、玉米棒子、玉米粒一起制作成青貯,淀粉、蛋白、纖維都好。
又可以在未成熟的時候掰下來煮著啃、烤著啃。
地瓜,地瓜能夠變成粉條,冬天烤,甜上加香。
李易一頓說,大家除了小家伙之外,包括坐在那里的李潭都不吃了,一起聽。
他們開始向往那個地方,金銀什么的他們如李易一般,不在乎。
吃的才是百姓最需要的東西,百姓吃飽了飯,印紙幣百姓就接受。
大唐沒少從外面弄東西,比如馬奶葡萄。
現在有了新的秈稻,再加上其他的東西,百姓種地能夠吃不完地吃。
“大家吃,明年,我蒸汽機出來,帶煤焦出去。
我給畫出來當地的地圖,標明露天好煤礦的位置,還有其他礦。
在當地繼續制作煤焦,再回來,速度比較快,配合帆一同用。”
李易其實想跟著過去,有他在,隊伍不會出問題。
他對海上的航行還算有經驗,他以前有自己的游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