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點餓了,小家伙今天跟他一樣起早了,吃飯的時候還打瞌睡。
正好旁邊有個炸各種東西的地方,燜子的配方還是他寫在報紙上。
不過價錢不貴,沒有二三十倍利潤,五倍利潤左右,就靠這個多賺點錢,其他的肉串兒想多賺太困難。
小家伙吧嗒下嘴兒:“渴了。”
“李東主,我這有黃瓜。”隔了兩個攤位,就是兩條過道,那邊是賣蔬菜的人大喊。
喊著就挑了三根黃瓜跑著送過來,頂花帶刺兒。
“我給你榨汁,聞聞。”李易拿起根黃瓜放到小家伙鼻子面前。
“好吃。”小家伙吸吸氣,點頭。
李易帶小家伙進車里洗黃瓜榨汁,出來時,小家伙雙手捧一個碗。
“他家黃瓜不錯,黃瓜屁股都嫩。”李易指著那個攤位多說一句。
對方抱拳作揖,謝謝!
一句話的事情,他今天可以早點收攤了,而且價錢可以高一兩成,不能高太多。
中午之前就能回去,買二兩肉到家,幫媳婦兒干活,中午對付一頓,晚上吃餃子。
“我看你家的燜子挺好的,炸吧,不要太多。”李易對旁邊等著著急的炸串兒的攤主說。
“好咧!”攤主重新拿起一塊燜子,把周圍的地方給切掉,中間的再切成小塊放油鍋里炸。
“你把周圍的也放進去,那個吃著有嚼頭兒。”
李易就想吃硬一點的燜子,你給切下去了怎么行?
“好,是我弄差了。”攤主趕緊把切下來的改下刀扔鍋里。
“你這個東西吧,應該放點花椒面和甜面醬,刷在炸串上,你看你現在就放一點鹽。
明天看報紙吧,我寫一下,暫時不適合放辣椒油,成本太高,放別的。”
李易看到攤主旁邊放了一份報紙,今天的,才說寫報紙上。
“放醬!”小家伙又跟著說一下。
“有櫻桃醬,一會兒給你蘸著吃。”李易點頭配合小家伙。
“嗯!”小家伙果然高興了,順便把小碗遞舉給李易。
李易喝一口:“好喝!”
“咯咯咯!”小家伙更開心了。
小家伙根本不知道自己享受的是頂級教育模式。
許多小孩子把一些自己認為很有意思的東西給家長,比如撿一片樹葉。
大多數的家長要么是無所謂,要么是告訴孩子扔了,臟。
換成小家伙撿一片樹葉,李易會非常認真地跟小家伙交流下這個樹葉的事情。
當然不會現在就教葉脈什么的,而是把葉子放在不同的角度,盡量展現視覺上的美麗。
這就是教育,想清楚,為什么要一個孩子,給孩子的定位什么是什么?
是否是把孩子當玩具,認為孩子就屬于自己,我為你付出了,你就得聽我的話,像養一只小狗一樣?
如果是這樣,那就別要孩子,一個單獨的同類生命個體,不是玩具、不是寵物、不屬于誰。
李易就不是,小家伙愿意跟他在一起玩兒,就是因為他把小家伙當成一個同類獨立的存在。
他有足夠的精力去慢慢糾正小家伙錯誤的地方,而不是通過最直接的辦法,比如打罵。
打罵有時其實很管用,養家糊口的家長也沒有太多的時間采取其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