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船運,到地方始終密封著,有一個水龍頭,木桶直接放在冰水里鎮。
需要制作冷飲的時候其他東西調好,擰開水龍頭,水沖下來,就是汽水了。
其實李易愿意的話,采用玻璃瓶裝汽水也沒問題。
瓶蓋里面加的膠墊,造一個封口機,一壓就給壓上。
喝汽水不能帶走,除非有足夠多的押金。
他小時候就那么喝,后來長大,只能在飯店喝,不然只能把瓶子扔了,大家都開始用塑料瓶。
現在是刨冰,真正的刨冰,用刨子來刨。
價錢倒是不貴,因為李成器弄了一大堆的硝石,然后用井水來制冰,制作出來賣。
尤其是夏天,溫度高,硝石反復用,規模化生產,井水溫度又低,成本不高。
一碗帶果汁、冰的汽水,兩錢;帶果汁的冰,一錢;果汁井水,三角錢。
京兆府的百姓最喜歡分、角的錢了,許多東西可以量化價錢。
比如就做一頓飯,想買小從,扔三分錢隨便拿幾根,或者是一角錢拿一小把。
李易在車里看外面的人用角為單位的兌換券買賣東西,一臉愁苦之色。
印刷成本比面值高,關鍵是流通起來,他收不到稅。
有稅收才能把貨幣的制造成本找補回來,否則幫大唐做貢獻了。
孩子們一人喝一碗汽水,高高興興上車,繼續往家里趕。
抵達村子外面時,村子里的孩子瞪大眼睛,不認識了。
村子原來的東西全消失,小路根本找不到,是水泥的寬敞路,之前路邊的認識的樹也沒了。
路邊的地方有不少坑,看著就澆過水,里面插了柳樹條,相信過上兩年會變成柳樹。
再養兩年,砍了木頭可做家具,繼續養上五六年,蓋房子當主梁。
村子的主路邊有涼亭,還有用水泥混合別的東西制作的桌子和墩子。
兩條水渠在主路左右,水渠里有流水,很淺。
房子還在蓋,格局全變,現在找不到哪個是自己的家。
“我家有兩頭牛,有兩頭牛的就是我家。”芹兒想到了一個辦法,很聰明。
前段日子大家摸獎,桌子下面有人,芹兒家的人摸的時候,換了紙條,顯示是兩頭牛。
其他人家有一頭牛的、五只小豬的、一匹騾子或一頭驢的。
但沒有馬,馬干活還可以,耕地比不上牛,拉車又不如騾子,和驢比起來倒是強。
不過驢好養活,馬難養,馬的草料比其他牲畜要精,半夜還得加餐,否則掉膘。
就沒給他們安排,為了芹兒,從倭國那里賺來的錢,幫整個村子提高了生活質量。
芹耳早把那個叫什么樹的倭國人給忘了,她最先下車,腦袋晃來晃去瞧稀奇。
“聞恬姐姐,你家也沒了?”芹兒發現原來的幾進院子的地方出現了樓。
樓還沒修完,目前修到第三層。
“那個就是,一座五層的大樓,李郎換了玻璃配方,會有大玻璃,更結實,到時候大家學習就在那里。”
永穆公主指著施工的地方說,她不懂配方具體東西。
這里又不是她的家,她家在興慶宮和李家莊子,此地以后會成為一個別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