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雨水多,想去拆,又怕嘩啦一下子把人埋里。
這樣的事情他們以前不會說,按照笨理想,跟衙門有什么關系?
“周圍種上蔬菜和豆子了?”李豐來到此人面前。
“不敢種,去年種了,今年不行,房子上的很多木頭值錢,我們不敢拆。”
這人腿在哆嗦,他覺得自己提的要求過分了。
“幾間房?多大的梁?我們用同樣的給你換一個房子,你那里歸我們,好不好?”
李豐自己就是奴隸,經歷過許多事情,明白百姓現在的想法。
就是想把損失轉嫁出去,最好是衙門承擔。
李豐決定衙門來承擔,因為這個百姓的損失是生活性質的損失,不是經營性質的損失。
那個房子是百姓的家,生活必須品。
若換成旅游的位置,房子是營業性質,你壞就壞唄,你沒了房子就不活了?
東主說過,民居房當救,經營房,毀便毀了。
但借款進行經營房建設,為了獲得利益,后續應該看情況來給予其額外貸款。
就是說百姓自己住的房子,壞了可以免費給修上。
經營性的,壞了,那么按照商業規則來操作,繼續貸款,還是扶持,是另一回事兒。
現在這個屬于自己住,下大雨,房子在山上,周圍空了,不敢再住。
以前的官府不會管,你自己的房子你找我?
李豐要管,百姓沒辦法。
今天百姓為了生存而不是額外的利益來求助朝廷,朝廷不管。
那么明天百姓當奸細出賣朝廷利益,朝廷有什么資格去指責?大義嗎?
這就像一個父親抱著快要餓死的孩子到衙門門口,請求給點吃的救救孩子。
衙門的人不但不給,反而指責當父親的怎么連口飯都不能孩子提供?
然后孩子餓死了,衙門的人無所謂,又不是他們的孩子。
等敵國打來的時候,孩子的父親幫著敵國引路。
衙門此事又指責孩子的父親沒有民族大義,不對啊,你怎么可以這樣?你要背負千古罵名啊。
而孩子的父親背負的僅僅是一個被餓死的孩子的靈魂。
這就是李易給李豐他們講過的事情,不要讓百姓對政權失去信任。
人性就是你對我好,我才對你好。
而不是你們欺負我,我還要愛你,因為大義?我怎么那么賤?
別跟我提大義,政權更迭的時候什么是大義?拳頭大才是正確的。
李豐完全按照李易的教導來執行,對百姓好,哪怕一點點小事兒,百姓就信你了。
你若是打個太極,你覺得你厲害,你忽悠百姓,你代表的朝廷公信力就蕩然無存了。
百姓不是傻子,百姓只是沒有辦法,打不過你們而已。
等有一天天下動蕩,你還指望百姓擁護你,用你宣傳的大義擁護你?
朋友之間都是如此,何況天下?
“真給我房子?”問出來話的人還是顫抖,他怕,怕朝廷騙他。
“你那房子值十緡不?”李豐問。
“沒有那么多,五緡吧。”此人想了想,給出個不是很確定的價錢。
“給你十緡,你拿著,不給你蓋好新房子,這十緡就是你的。”李豐直接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