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對于一千萬緡為官員們‘發工資’相信,但對于一千萬緡修什么鐵路和造船,他不信。
鐵路還沒影子呢,為什么要把一千萬緡先拿出來?
明年不是又有新的財政收入了么,還有船,船上的蒸汽機、槳、帆、船本身,你要花多少錢買?
前線只不過一百五十天,過了一百五十天,接下來草綠了,馬和牲畜好養。
畢構不回答,看李易。
“明年開始造鐵軌,從長安修到洛陽,再修到海州。
往后從其他地方運回來的東西,直接到那里的港口,走鐵路運輸回來。
當然,洛陽可以建倉庫儲存一些東西,一個月點一次貨。”
李易也沒說多少錢,當然用不了一千萬緡,算上火車也用不上,除非有很多火車。
“需要一千萬緡?”姚崇還是不信。
“按照材料和制造成本,當然少一點,可是技術成本難道不是成本。”李易指指自己。
“哪來的技術成本?你自己現在什么地位你不清楚?”姚崇想要摔缸子,又停下,舍不得。
他憤怒了,別人要說賣什么好技術給朝廷,朝廷給錢應該。
李易憑什么要給?別人享受不到權力,李易說打誰就打誰,說不能打則不打。
說城門不關,到現在城門還晝夜開著,估計軸都快壞了。
“我是說研究過程中,弄錯了,不也是成本嘛!”李易往后躲躲。
同時有那么一丁點的委屈,自己弄出來蒸汽機容易么?
一代一代研究,研究到現在的程度,耗費多少資源和時間?
還有自己畫的海圖、制造的航海設備、提供的海上安全保障,那張海圖價值幾何?
“小易,在此方面,你不可以賺錢,不賺技術錢,你要錢有什么用?”
盧懷慎幫姚崇說話,說完觀察李易的神色,擔心家里。
萬一李易生氣,不給自己分紅,家人拿什么吃香的、喝辣的?
“賺錢上癮,哪怕賺完我轉手全捐了。”李易嘟囔。
現在他管朝廷要錢,確實沒什么用,他沒處花,最后還是給大唐百姓用。
劉幽求在旁打圓場:“賺,先賺了再說。不過修鐵路和火車,用不上一千萬緡,然否?”
“然!你們想用錢?”畢構這時說話了。
“我們就是想知道。”李日知接話。
尹思貞點頭,不吱聲,表達自己的意思,想知道朝廷有多少錢。
財政結余多,即便自己不花,一樣高興,有底氣。
團兒里的人如今只希望大唐變得更強大,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見到大唐橫掃八方。
李易見大家的態度,說實話:“今年的錢會有許多,其他的全刨除,一千五百萬緡還是有的。”
眾人的眼睛都亮了,結余的錢,是五年前的大唐財政總收入的兩倍。
“但今年必須花出去至少一千三百萬緡,把預算給出來,留下二百萬緡應急。”李易跟著又說。
一圈人看著李易不出聲,等。
果然,李易解釋:“錢,必須流動起來。當朝廷的財政結余過多時,意味著大家失職。
沒有作好預算,沒有想到如何利用財政收入為民辦事。
即便不把修鐵路的錢提前提留,我也要把錢花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