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徒弟多,比如鑒真就是他的徒弟。
這下人情欠大了,李易好手段。
另一個柳沖屬于對各家族研究非常透徹的人,修《氏姓系錄》。
修完了,估計是知道得罪人了,拿了李隆基的賞賜,辭職,不玩兒了。
結果中毒了,差點死。
同樣被人盯著,什么吐啊,灌牛奶,再吐,一邊灌一邊吐,拉到李家莊子。
李家莊子留守的護士給打了什么針,活了。
現在就住李家莊子,哪都不去了,外面太危險。
由此方面分析,李易確實可以提前知道別人的生死。
關鍵他可以救,有的也沒救,死就死了。
道岸被救,許多人欠李易一個人情。
柳沖被救,他對各世家了解得透徹,有用。
宋璟和蘇颋低頭吃飯,不吱聲了,兩個人還指望自己哪天要死了,李易提前幫忙。
批評一句足矣,表示過自己的態度。
該辦的事兒得給人家李易辦好了,不就是養兔子和搞牛馬嘛!為了大唐。
“他應該回來,總在外面,我等放不下心。”姚崇想到了自己的大兒子。
然后擔心突然誰生病了,李易沒在李家莊子,來不及救。
陛下倒是不害怕,跟著李易走。
我們這些老頭怕,誰不想活著?
什么看淡生死?那是沒辦法了,看不看淡都得死,不如死得體面一點。
……
“這里主要是潮濕,溫度略低,人的體感舒適溫度是二十三到二十六度。
十八度,常年如此,加上潮濕,全會得風濕病。
過來種蘑菇的人,一定要限制在內的時間,同時穿厚衣服。”
李易帶著人鉆洞,洞小,真的是鉆,他那時人為擴大了洞口。
大家感覺很暖和,就是腳下的路略顯濕滑。
王皇后有孕在身,卻比其他人走得都穩。
“洞有多長?”李隆基覺得很神奇,一個洞里的溫度為什么可以保持在一個幅度內?
“說是有五千六百多米,不好走,許多路難行。咱們轉一轉就出去,以后去大唐其他更大的洞。”
李易知道這個洞沒什么大不了的。
當地開發這個洞,屬于連鎖旅游景點中的一個。
游客每在一個地區呆多呆上一天的時間,平均就會消費出當地人均收入三倍以上的錢。
雞冠洞進去出來,用的時間不多,但來雞冠洞所消耗的時間比進出的時間長多了。
“還有何地這樣的溶洞大?”李隆基感興趣,他主要是想出去,誰愿意整天呆在長安?
他想看看大海,在海里游個泳。
“暉州,江南道,那里有個大洞,可大了,溶洞之王,可惜!唉!”
李易在說金織洞,那么好的溶洞,結果只是四個A,而且門票價錢比不上雞冠洞,差很大一截。
現在的河南府更是如此,暉州是哪呀?洛陽誰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