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另一個總理的兒子不但貪污受賄,還對這個總理說有的人你別查。
這個總理就給查了,回來跟陛下說,你看,這事我為國。
那個總理我得罪了,我沒辦法。
然后那個總理依仗著陛下用他的本事,反告一狀,說下去查的總理是我提拔上來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辦,錯了。
這叫威脅,威脅陛下。
陛下只好把另一個總理給干掉,結果轉過頭,這個兒子有大問題的總理,又為一個被國外諜報人員拉攏的手下說情。
賣國都能說情?他以為他行。可惜,李隆基這時候說不行,你下去吧。
普通百姓哪曉得朝堂如此模樣,李易卻清楚得很呢。
魏知古就這么活下來了,盧懷慎也沒死,姚崇的兒子李易給救了,換姚崇退讓。
“陛下,皇室子弟漸多,若都不繳稅,可有依附之危。”
畢構沒心思想別的,他盯著錢。
以前大家都不交稅,現在兩都開始收稅,皇室的人不交,比如永穆公主。
那么有一個可能,或者說是必然的事情。
有人做買賣,交稅應該交百分之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按照不同的商品來說。
比如應該交百分之二十稅的人,找到一個皇室成員,把買賣掛靠過去。
給皇室成員百分之十的錢,自己就賺了百分之十。
朝廷損失了百分之二十,其他人看了,保證要想辦法去找皇室的人免稅。
這個情況怎么辦?朝廷承受不起。
今年是大家沒反應過來,稅收得太過突然,尤其是洛陽的河南府。
明年其他人懂了,一頓掛靠,朝廷吃虧。
“諸卿可有良策?”李隆基聽完微微蹙一下眉頭,隨即舒展,問政。
你們現在和曾經,最差的都是好幾個部的尚書,其他的一律當過宰輔,說吧,朕相信你們。
一群人互相看著,咋整?
“蘇卿?”李隆基點名,喊蘇颋。
“臣以為,凡不為將士著想、并提供力所能及資助者,當嚴懲。”蘇颋說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
他說將士,可以理解成讓別人使勁捐錢,亦可認為在財政和行政方面給予將士好處。
他不提皇室,避開,好敏感的說哦。
“張卿?”李隆基問張九齡。
“海貿之需不可阻,關稅自有其理,以理服人。”
張九齡跟著打太極,這個線不好碰,邊關就是百分之三十的稅。
“宋卿?”李隆基看宋璟。
“官者、皇室者,當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以德行約束、以考核管束。”
宋璟負責的吏部和禮部,他沒辦法,就從這兩個部門說,不提具體的事情。
不等李隆基再問,畢構主動出聲,四個宰輔被問了三個,就剩他一個。
“臣心中有憂、思又存慮、難解之逆、無可留棄。臣提議,當去李家莊子,問問小易,他應有針對之良計。”
畢構臉一點都不紅,老直接了,就是說別問我,去問李易,他知道。
“其余卿等呢?”李隆基面色平靜。
“臣等附議!”一群官員說出同樣的話,不是一般默契。
“所以朕不愁。”李隆基心情好著呢,看,朕重視易弟,你們背后沒少說壞話,現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