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勸丈夫,說的話就如李易那時的成功不必在我,成功必定有我。
她不夸李易,也不把丈夫跟李易比,更未叫孟浩然去拼第一。
她只告訴孟浩然,在我心中,大唐的繁榮昌盛,你很重要。
……
“現在比較枯燥,趕路,沒什么意思,兩邊的景色也不怎么好,化雪化的。
等著咱們出了海,你們就會發現,更枯燥,所見之處,每天都是一樣的。
想一想,是不是很鬧心?不過咱們要學會習慣單調與平淡。”
李易在給永穆公主和小蘭打預防針,倒時候他會想辦法讓每一天都有意思。
永穆公主看著李易:“只要跟李郎在一起,我就高興。”
“我也是呢,別的事情與我何干?”小蘭附和。
“還有我。”小丫頭緊怕自己落后。
“跟你有啥關系?你趕緊把藥喝了。別人吃藥嫌苦,你當茶水品呢?”
李易點點自己開山大弟子的額頭,讓小丫頭快點喝。
其他人生病喝藥,嫌苦。
小丫頭當成茶水,不,當成咖啡來喝。
抿,抿一口,吧嗒吧嗒嘴兒,舍不得一下子全給灌肚子里。
“師父,藥的涼熱不影響口感,可好喝了。”
小丫頭說著喝一大口,覺得喝得太多,有點難過。
這是藥啊,不能隨便喝,現在喝光了,只能等晚上才能喝到。
藥是她自己熬的,每一次熬之前,先聞和咬一點嘗嘗,再看藥的表象,色澤、大小、紋理。
熬好后,小口品,對比上一次喝的情況。
一般醫者說三年、五年、八年的藥材如何如何。
她不是,她能分辨出不同地方生長的藥材的濃度和年頭,秋天、冬天、春天、夏天采的同一種藥,不一樣。
伏牛山的藥材同等年份和季節采收,跟藍田縣的還是有差別。
“你慢慢喝吧,等著緯度改變,暖和的地方,采集當地的植物,我教你怎么分析。”
李易下定決心,一定把大弟子的先心病治療好。
帶出去,到了其他地方,采集當地的藥材,教小丫頭怎么用。
比如說金雞納樹,這個可以治療瘧疾,但是副作用很大。
曾經有一段時間,由于西方的經濟好,所以李易那時的國人就認為金雞納樹的提取物才只治療瘧疾的最佳材料。
后來隨著國家的經濟轉好,同時又有了新的藥出現。
才明白,金雞納比不得青蒿素。
所謂的西南瘴氣必須用金雞納樹的枝條熬水才能解,扯淡。
自己國家許多年前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用黃花蒿。
另有藥材能夠起到相同的作用,包括預防。
只是以前習慣了去舔外國的月亮,有一些人啊,他們就這么宣傳。
直到一場關乎與人類的疾病出現,然后國人覺醒了,原來你們的自由和民主是這樣的?哈哈!
李易覺得那一次病疫,非常重要,它改變了世界格局。
讓一些自認為自己厲害的人茫然,讓曾經迷茫的人自信。
“那邊也有一些人參,部分效果相同,咱們過去后,采挖,我再教你,快點喝了,看得我都想替你喝了,饞!”
李易想著說著,要去搶小丫頭的藥碗。
小丫頭嚇壞了,端起來咕嘟咕嘟灌下去,然后癟著嘴看師父,哪有這樣的,好不容易喝點藥,就不讓慢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