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上等刺繡花間飛鳥圖,長六尺二寸,寬四尺,市價十一緡三百錢,李東主收,三十五緡。”
“上上等刺繡魚戲蓮葉圖,長八尺二寸四分,寬五尺五寸,市價二十緡三百五十錢,李東主收,六十二緡。”
“上等刺繡云霧繞青峰圖……”
在本地頗有名望的蘇繡收購的人在為百姓評估價錢,就是定價。
李易不懂,沒關系,找懂的人。
一般外來的商人在本地收購蘇繡,請人要給提成,通常為百分之五。
多收的話,可以降低到百分之一。
李易給對方十塊香皂,要求對方不得刻意抬價與壓價。
百姓們本是要獻,給神仙用,李東主就是神仙。
李易說他會拿去賣,不留著,獻了沒用,愿意三倍價格收,到外面還能賣更貴,先去試一下。
百姓便答應收錢,把家里更多的刺繡拿出來。
好幾個人在那里給定價,百姓認可,就賣,不認可,可以說出來為什么。
目前為止,百姓都認。
定價的人看了又看,緊怕弄錯了。
“怪不得他們那么喜歡,花幾百兩銀子買一身衣服。”
李易手上有幅刺繡,碧海落日圖,海水從近處的藍開始漸變到黑,再到紅,最后晚霞漫天,夕陽如黃。
這幅刺繡,二尺見方,大點的手帕。
行里的人給出來五十五緡的價錢,李易補滿二百緡。
這一幅繡了整整五年,沒有畫來參照,就是繡的人自己看夕陽。
如果說照片照出來的漂亮,那么繡出來的隨著手帕的平面變動,光澤也跟著動,已經不僅僅是漂亮了。
把四角撐開,微微抖動,就跟在海上看夕陽映彩云一樣,動態的。
“李郎,誰用銀子買衣服?”永穆公主看了眼刺繡,倒不覺得如何,習慣了。
宮里所用的東西才好呢,她只是好奇銀子當貨幣。
“別的地方,廣州那里有人拿銀子買賣東西,大宗交易。
等出海你們會知道,銀子不值錢,倭國的銀子多,還近,藍寶要發揮作用。
最好是黃金,寶石什么的無所謂,不同的地方的人,并不一定認可其他地方的寶石。”
李易說藍寶,想起藍寶的嫂嫂和豆盧貴妃。
兩個人有同樣的毛病,也是李易最希望的病,輸卵管因炎癥堵塞。
現在兩個人吃藥和用藥,等他回來,炎癥解決,可以進行疏通,到時就有孩子了。
他松口氣,要是別的方面的問題,可就難嘍!
白銀不值錢,因為有紙幣,白銀作為貨幣的資格便消失了。
還有銅錢和絹帛,黃金其實也沒什么用。
但黃金少,大量的黃金在地球深處,以液態形式存在。
“哪里的寶石好?我看玻璃就不錯呢!”永穆公主喜歡玻璃。
她有李易給制作的萬花筒,看著非常眩目。
當然比不上水幕天華,還有現在游艇里的那個墻,墻不用水就能來回變幻東西和景色。
“物以稀為貴,玻璃終究會變成普通的東西,產量高。像他山之石,叫鉆石,硬度高,咱們在冷切玻璃就用它。”
李易始終不認為鉆石貴重,就是切割和測量的時候好用,哦,還有制作一些軸心。
要說色澤,玻璃一樣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