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玻璃在制造的時候采用的工藝為熱切,玻璃熱的時候進行分割。
“聽李郎的。”永穆公主想了想,放棄自己琢磨,聽‘夫君’的準沒錯。
當地的百姓在拿到錢后,跑到一處地方按手印。
萬緡書,需要手印。
一大幅亮白色的緞子上被按了一個又一個手印,這是他們能夠送給李易最好的東西了。
百姓知道李東主不缺錢,更少不了護衛。
那就送上一份支持,讓李東主在朝堂上說話更管用。
史觀游默默地看著,啥都不說,他一遍遍告訴自己,不嫉妒、要挺住。
他想起了一句話: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奉有余。
人家李易明明不缺,你們還非要給他按手印。
我缺,你們給我弄一個唄!我出錢還不行嘛!
在大唐想拿一個萬民表,簡直是不敢想。
以賄賂百姓的方式換,保證有人他彈劾。
憑借政績得到百姓的真心擁護,宣傳必須到位,同時百姓確實得到好處,不然百姓才不干呢。
政績給上官看,同時送東西,上官給出考評的就好。
有上官的舉薦,可以升官。
萬民表無法到手,百姓不僅僅眼睛雪亮雪亮的,心更亮。
一年到頭,累死累活的維持個生計,給你按手印?是你傻,還是你把別人當傻子?
至于說李易拿到的張家村子的賬簿,其他官員做夢去吧,絕對不可能。
……
一直到晌午,東西才全部裝好。
百姓家中的刺繡一律換成了錢財,百姓笑逐顏開,今年一開年,就有好收獲。
“將來還需要更多的刺繡,大家如果晚上想繡,點燃明亮的燈,能夠把燈油錢賺回來。
不要把自己的眼睛給累瞎,往后賣錢多的日子長著呢。
有了煤,大家多制作海鮮的干,自己留著吃,賣到其他地方都行。
我們走了,回來時帶著種子,種出更好的糧食。”
李易用游艇的喇叭喊,沒跟當地百姓一同吃飯,怕耽誤時間。
游艇慢慢駛離碼頭,朝濟州出發。
現在的濟州不屬于韓國,也不屬于新羅,當地有人。
根據記載,當地的人養豬,然后穿豬皮的衣服。
然后有個特點,上身穿衣服,下身不穿,男女老幼都是這樣。
李易沒見過,他覺得人家就是穿的衣服比較大點,然后下面像裙子,真空裝。
當然,就算人家不穿衣服,他也沒啥不該有的想法,看不上眼。
在百姓告別中,游艇走了,后面泛起波瀾,速度越來越快。
增加里二十個羽林飛騎,那個之前吐痰的就在,他像個鵪鶉似的躲在角落,怕被李易看見。
他沒被李易親自帶著玩耍過,卻被其他跟李易玩兒過的人做過開心的游戲。
每每回想,都是渾身顫抖,而且經常夢中驚醒。
隊伍中流傳著一句話:不怕搏殺生死地,唯懼東主作游戲。
他看到老一輩兒的羽林飛騎在自豪地說著經歷過什么的時候臉色蒼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