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中華!
“把咱們隊伍中的雞留下幾只,兩只公雞加上十只母雞,教會他們怎么人工孵化,要不干脆讓母雞孵。”
李易要回去了,船上的雞還有不少,沒怎么吃,一直在吃雞蛋。
他現在后悔,路上怎么沒孵化小雞呢,送給別人一群可愛的小雞養著唄。
到大唐,叫后面的隊伍多多送豬與家禽,蜜蜂也送來,告訴土著怎么養。
蚊子、蒼蠅、老鼠啥的就不用了。
“師父,是不是往后咱么的人過來吃雞蛋?你告訴我雞蛋和魚都是蛋白質,味道差太多啦。”
小丫頭喜歡吃雞蛋羹,也就是蒸的水雞蛋,放上醬油與香油,比豆腐腦好吃。當然,價錢也比豆腐腦貴。
“所以咱們研究醫學,要解決一下口感問題,比如熬的藥難喝,哦,對你來說不難喝,對別人需要想辦法。”
【看書福利】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李易不愿意喝中藥,尤其是里面放甘草的中藥,就這個味道才惡心。
拿黃連泡水,能像喝茶葉,苦丁茶口感跟黃連有點接近,放多了那個苦……
甭管怎么苦,喝著行,可以接受。
甘草泡水,一喝就想吐。
“回去的時候咱們在陸州停一下,當地有羅漢果,野果子,醫書中有,讓他們人工栽培。”
李易想到甘草的口感,又想到了苦姑娘和羅漢果。
苦姑娘泡水的苦不是正常的苦,羅漢果的甜也非尋常的甜,兩個東西放在一起泡,口感就調正了。
喝這個最簡單的是去火,而且對嗓子好。
“捏鼻子喝即可,捏鼻子灌下去,用嘴喘氣,再吃塊冰糖,挺一會兒,全解決。”
小丫頭有辦法,想來她始終在琢磨,沒有冰糖的時候估計她惦記麥芽糖。
麥芽糖甜,缺點在于天熱不好保存,糯米糖外面需要包一到兩層糯米紙。
“主要針對嬰兒,三歲以上的孩子稍微懂點事兒了,生病讓喝,會聽話喝。嬰兒往外吐。”
李易最鬧心的是給小寶寶喂藥,不好喝,人家才不管你是干啥的,吐。
“兌糖水?兌多了,有的寶寶受不了,我琢磨琢磨,看看捏寶寶的鼻子寶寶能嗆到不?”
小丫頭跟著糾結上了,寶寶生病死掉的可能最大,主要原因在于不好給藥。
李易頷首:“咱還有肌肉注射,回去我想想辦法,找到簡單的抗生素,扎針的時候按照針灸手法來。”
說起此事,李易比較自豪,莊子醫院有時會用他兌換的藥治療疾病。
護士們學針灸,采用針灸的理論來進行肌肉注射,疼痛會輕。
靜脈注射沒有肌肉注射疼,肌肉注射扎的深,靜脈注射淺表。
扎到靜脈血管的時候疼痛性非常小,更多的疼在于表皮損傷,比如正好對著汗毛孔。
中醫的穿刺都比現代醫學的穿刺疼痛弱,手法問題。
如果每一個護士都先學針灸,等著肌肉和靜脈注射的時候應用上,顯然就好多了。
他那時有的人在研究,并且實際操作過,對護士的要求比較高。
人家賺一個護士工作的錢,你讓人家把針灸給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