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來一遍。”李易看著阮津,阮津操作平板電腦,調取資料、輸入信息。
他和另幾個人的眼中帶了點血絲,昨天晚上他們輪換操作,到別人時自己瞇一會兒。
海員們在收拾東西,待吃了午飯,各走各的。
女頭領站在三個木頭旗桿之下,看著上面的三面旗幟飄揚,發呆中。
與她一同發呆的還有許多土著,多了三面旗,似乎就多了一些說不出來的東西。
不少土著女子跟永穆公主她們學習制作衣服,針線活兒。
永穆公主不會做飯,卻會做衣服。
大批的絲綢給島子上的人留下,他們制作好漂亮的衣服,在正式場合穿。
比如下一次大唐的船隊到此,看到海面上的船,現換衣服來得及。
中午魚肉野菜餡的餡餅,船隊的人留下了一堆大醬坯子,告訴島上的新大唐人如何用鹽水發醬。
必須發到時間,還得打醬,島子上沒見到蒼蠅,大醬坯子里也沒有蒼蠅卵,少了蛆的麻煩。
新大唐人喜笑顏開,加入大唐有好處,生活的器具多、吃的也多。
另有海員把橫刀、弓、箭留下五十套,怕有別人來打。
五十套東西,對于新大唐人屬于絕對利器,能裝備一百人。
打拿木頭棍子、棒子和石頭的敵人,可輕松干掉對方一千人。
飯后,雙方上船,孩子的母親最后看看生病的孩子,跟李易說要照顧好,感覺像以后見不到了似的。
“什么時候給送回來?”游艇上,永穆公主瞅一眼坐在旁邊發呆的四歲寶寶,問。
“下一個船隊出航,給她拍照片,拍視頻,放到平板電腦里。
再拿平板電腦的拍攝功能拍島子上的情況,包括她的母親。
咱們一兩年再出海,把她送到島子,住幾天。
或者島子上的人一起在船隊回程的時候來大唐玩兒。”
李易說將來,永穆公主眨眨眼,總覺得哪里不對。
李易繼續:“母系氏族社會模式,短時間內難以改變,她到大唐跟著學,大一大,回來,對大唐更有歸屬感。”
李易說著去取來莊子制作的西瓜霜含片,喂給女娃娃一顆。
女娃娃又掛上吊瓶,她中午吃一大碗用鳥蛋制作的雞蛋羹,放涼后又放的醬油和香油。
一口一口舀著吃,嗓子不那么疼,換成烙的餡餅,每一次吞咽就疼一下。
島子上的人均壽命低,四歲的娃娃會幫忙干活,生病就挺著,沒人給額外做飯。
簡單的扁桃體發炎,不治療,發熱無法改善,最后燒出其他并發癥,說不定到那時直接被丟海里,不等病死。
女娃娃很安靜,聽不懂大唐話,嘴里含著‘糖’,睜大眼睛四下打量。
“大唐還有偏遠的地方孩子生病活不下來。”
永穆公主不想說皇城里以前孩子該死還是死的事情,現在不死。
勤洗手、喝開水、處理茅房污水溝、紗窗阻擋蚊蠅。
加上便宜或免費的湯藥,生病死掉的人比例小。
“先解決肚子的問題,許多生病根源在于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最先體現在吃飽飯上,接著才是其他維生素、葉綠素。”
李易拿起體溫計對著女娃娃晃一晃,不同的部位測。
平均三十七點六度,說明藥起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