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修好后,人手充足,多找找漢白玉。先在報紙上說,以前折沖府為國征戰而死的人,報上來。
另外明天開始發行的軍報上,我提提此事,給邊關將士精神上的支持。”
李易操心人手,大部分人全跑去修鐵路了,烈士陵園規模大,包括天樞。
等一等,卻不影響在報紙上給百姓洗腦,李易承認屬于洗腦,神奇的是,他即便知道也不會害怕。
“可!”李隆基想起鐵路最重要,天樞稍候。
有黃門匆匆來到門口,高力士出去,在門外片刻,高力士回來:“魏國公楊元琰卒了。”
說著他看李易,李易手上拿著撕下來的雞架:“七十九歲,身體不行,不像尹知章,今年五十,馬懷素六十。
兩個人都編書,挺累的,提前讓他們休息,養著身體,管一管教育方面的事情。
另外同州刺史解琬,已經給他送去許多保健品,不知道他能挺過去不,八十多了。”
“七十九的不是比八十多的小嗎?”
永穆公主沒想通,怎么那個死了你知道,這個你給人送保健品?
“一個在任上,一個早早回家,還能上任,說明身子骨可以,弄點好吃的喂喂,多活一年是一年。”
李易可沒有閑心誰都管,這個八十多的,他都不清楚行不行。
李隆基嘆口氣,又死一個,魏國公啊,這個……得派人去一趟。
活著的要照顧,易弟提前安排,說明有用。
在李家莊子辦公的四個宰輔同一時間得到消息,準備行文書,人家好歹是個魏國公。
交流好書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在關注可領現金紅包!
“年歲一大,活一天便享一天的福啊,知古!”宋璟對過來說工部事情的魏知古說。
“我是生病,突然生病,不是壽祿,隆擇也要多保養。”
魏知古今年七十二歲,畢構比他小三歲。
“小易給我鑲了牙,吃飯香。”畢構實在不愿意提年歲這個事情。
“尹知章和馬懷素之前被安排去帶孩子,不編書了,倒是李易給出來一堆書。”蘇颋談另外兩個人。
凡是被李易重點安排的,他們都盯著,想看看情況。
被安排的人自己心中有數,趕緊保持愉快的心情,吃營養餐。
他們不覺得不舒服,沒有被李易重點關照的人才害怕。
每年都死好幾個,李易那邊沒有任何動靜,是不知道?還是不愿意救?
大臣們都迷信了,認為只要李易想救,保證可以把人從閻王那里要出來。
他們知道水幕送孩子給徐家的事情,覺得李易故意以水幕為掩飾。
沒有水幕的話,怕別人看出來真相,真相就是他確實把閻王給打了。
“要老夫說,在李家莊子辦公最好,倒在皇城中,被送到莊子,時間未必夠。”
姚崇從門口走進來,他也得到消息。
“照此說來老夫要搬家,離東門近一點,知古呢?”
畢構想著自己住得遠,不如姚崇近,對魏知古說。
“租房子住?不如住張家村子,或者前面的樓房,總不能住李家莊子吧?”魏知古家在皇城西,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