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鈴、叮鈴……’又一輛有軌馬車路過,東市的熱鬧的聲音已成為背景音樂。
倉庫樓上偏偏靜得出奇,沒有一個人說話。
剛剛臉色激動得通紅的長孫昕此刻面上蒼白,其他大官們目光中透著驚愕。
永穆公主和小蘭手拉著手,互相看看,從對方的臉上看到洋溢的幸福和驕傲。
侍女們微微挺胸,與有榮焉的感覺。
“社區的存在,就如長安一百零八坊的各個坊,企業社區的不同之處在于地點,遠離政治經濟中心。
在人文方面和信息交流方面,因區域距離關系,相對封閉。
如果朝廷行政管理和基礎設施服務不到位,則會形成企業勢大的格局。
說造反就能造反,村子里都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何況那么大的社區。”
李易出聲,說根源與問題。
“能解決嗎?”宋璟沒忍住,問政,他其實沒資格與李易直接問政。
“自然!”李易說出了剛才長孫昕說的話。
畢構笑了:“呵呵!小易既然能提出問題、發現毛病,保證有應對之道。原來長孫巡察使還知道企業社區模式,果然了得。”
長孫昕不知道為什么,有點恨畢構,你確定你是在夸我?
蘇颋無暇理會長孫昕的郁悶,他問李易:“如何處理?”
“以朝廷為主,好比我提供一個金礦,我自己不去挖,更不組織人手。
朝廷到那里,進行基礎建設,自己挖或招別的大商人出錢挖。
管理權在朝廷手上,在當地成立一個行政機構,立縣,縣令安排好。”
李易隨口給出辦法。
“原來這般簡單?”蘇颋還以為有多復雜的操作呢。
“李東主,我,我想在荒地上填土,藍田縣的土壤好,運到別處,填一層,專門專業種植大棚,行不?”
長孫昕臉色不白了,他恢復速度快。
他想通了,跟李易爭,自己似乎就沒贏過,習慣就好。
自己過來的目的其一是想壓李易一頭,沒壓上。
李易果然還是那個李易,原來李家莊子前面的外來務工者聚居區,一直采用著最好的社區模式。
人家都不玩兒的落后社區模式,自己跑過來伸著臉挨打,沒毛病。
另一個是怎么操作改善土壤,規模化種植大棚。
關鍵夏天還有用嗎?李家莊子的大棚一年四季都有,干啥了都?
好不容易來一次,趕緊問,李易不會與自己計較那些許小事兒。
李易端杯示意,喝口啤酒:“當地屬于酸堿度兩極分化?還是沙土、黃土?哦,你是說沙礫地區?”
長孫昕點頭再點頭,對對對,就是種啥都不行的地方,你果然知道。
我還未出聲,你居然可以猜到什么土。
李易苦惱了,他眉心擠擠:“怎么弄呢?你覆土,一澆水就滲,連著土和土中的養分向下滲。
咱也沒有專門的碎石工具,那個些石頭價值低廉,現在河沙不值錢,破石成沙,能賠死。
你想把一些不好的土地給應用上,順便還能從中賺錢。然否?”
“然!”長孫昕再一次服氣,他總是在走在一條針對李易的不服氣、挑釁、被打臉、服氣的路上。
別看現在服了,過些日子,他又忘記,繼續重復這一旅途,漫漫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