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跟他無關,他沒說過,工匠們自己琢磨出來的。
包括莊子中很多的‘自動化’設備,一律由工匠摸索和嘗試來完成。
耗費多少材料無所謂,工匠自由發揮,研發成本就這樣。
別地方的工匠,再有想法,必須考慮材料供給,沒錢買,也無人投入,只能干瞪眼。
自己真拼了拿錢填,家中的生活都不好了,填完,別人隨便就仿制。
因此工匠全愿意加入工盟,把自己的想法提出來,工盟出錢,等出了成果,工盟給獎勵。
李家莊子無須提研究費用,自己就找材料加工,找別人幫忙。
莊子的工匠不在乎獎勵,他們就想讓莊子變得更好。
如果自己研究出的技術有利于大唐,將是無上榮耀,做夢能笑醒的那種。
“乃李東主所制?”黃禮頭一次知道,同樣的煤油燈,李家莊子跟自己那里不一樣。
“工匠師傅們琢磨的,誰研究出來哪個細節的零件,此零件就以誰來命名。”李易搖頭。
“獎勵錢財否?”黃禮認為李易不應該把名字讓給工匠。
“獎勵,給他們錢沒啥用,一律記賬,家中孩子成親,莊子給安排,不用他們自己出錢。
他們要去外面買東西,先跟管事們說。
管事們問問有多少人想買同樣的東西,到時候一起采購,便宜。”
李易不隱瞞莊子的操作模式,莊戶其實不自由。
真跑出去自由,就死了,朝廷不會放過的。
關鍵跑出去沒有自由,即便大唐朝廷不出手,別人依舊要抓走。
被抓走一樣跑不掉,被吐蕃使臣抓了,趕緊轉移。
大唐直接向吐蕃要人,必須活的,送回來,不送就打,死了更打。
黃禮不清楚李家莊子的莊戶被固定住,他想到其他方面。
“李東主,廣州也有許多工匠,他們做出來好東西,我們能不能給獎勵?”黃禮發現工匠作用大。
“上報,我們核實。里面有兩個問題。其一,虛報技術,本來不是新技術,非說成新技術,換取獎勵。
第二個呢,搶占別人的功勞申報,隱瞞實情。
宣傳必須跟上,告訴工匠和其他能夠研究出新工具、作物、牲畜養殖技術、家禽養殖技術的人。
公道在地方最重要,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這個說法在于治政廣大,落實上并不完全正確,但表達出一種社會現象。
在寡和貧的方面,咱們不能輕慢和懈怠。
因為有恒產者有恒心,解決了寡和貧的問題,廉和公就好辦了。”
李易很有耐心,給黃禮說,更是給廣州黃氏說。
“聞恬啊,把綱常兄與我等交流的事情寫出來,刊印在報紙上,可以分期,選擇性寫,別泄露秘密。
除了一些論政方面的,主要宣傳廣州地方的經濟發展策略和成果。
廣州可以,陸州亦可以,還有泉州、海州。
凡沿海州府,若有其心,何不成其志?”
李易此刻變身朝堂重臣,與地方官言談,行事滴水不漏。